Bugzilla可以說是本章所有的問題跟蹤器的教父。Bugzilla自1998年創建以來,一直被許多高姿態的企業使用,例如Red Hat、Linux內核和Mozilla。如果曾經報告過這些項目的缺陷,你很可能已經接觸到Bugzilla了。
2018-07-18 閱讀全文>>接下來,我們將會探索一組不同的問題跟蹤器。它們都非常容易試用,方便在你做決定前參考。大多數都是免費的,但是也會涉及到一些收費的替代方案。
2018-07-18 閱讀全文>>接下來,我們將會探索一組不同的問題跟蹤器
2018-07-18 閱讀全文>>還有一種常見的場景是開發者用一種跟蹤器,質量保證團隊用另一種,而運維團隊用了第三種不能兼容的系統。
2018-07-18 閱讀全文>>由于現在配置一個問題跟蹤器在技術上沒什么難度,團隊經常會自行配置問題跟蹤器來處理自己的問題和任務。這也在許多其他類型的工具上發生,如編輯器,但是編輯器只是開發者的個人工具,并且它們的主要作用并不是分享或與其他人協作。因此問題跟蹤器的激增是一個問題,而編輯器的激增并不是什么問題。
2018-07-18 閱讀全文>>問題跟蹤器是否支持多客戶端?
2018-07-18 閱讀全文>>跟蹤器是否提供多項目支持?
2018-07-18 閱讀全文>>如果問題跟蹤器有作為擴展點的API,那通常是很有用的。API可以用來集成到其他系統,也可以定制跟蹤器使其符合企業的流程。
2018-07-18 閱讀全文>>這個系統與企業的其他系統集成是否容易?
2018-07-18 閱讀全文>>問題跟蹤器支持我們選擇的敏捷方法嗎?
2018-07-18 閱讀全文>>一些系統,比如Jira,允許高擴展性狀態機來定義流程和集成編輯器。其他的更多是最簡流程。你的需求決定了正確的方案。有些人從一個非常復雜的流程著手,最終發現其實只需要打開和關閉的狀態。其他人認識到他們需要復雜的工作流來支持復雜的流程。
2018-07-18 閱讀全文>>有什么可選的支持,質量如何?
2018-07-18 閱讀全文>>性能通常不是一個限制因素,因為大部分的跟蹤器都使用適合于生產環境的數據庫,諸如用PostgreSQL或是MariaDB作為后端數據庫。大多數本章提到的跟蹤器在企業內部使用的數量級上表現良好。Bugzil la已經被證明可以處理大量的問題并且面向公共網絡。
2018-07-18 閱讀全文>>我們需要從問題跟蹤器里得到什么?
2018-07-18 閱讀全文>>下面還有一些比打開和關閉更有用的狀態,可以用來建模敏捷工作流
2018-07-18 閱讀全文>>26909條 上一頁 1.. 1414 1415 1416 1417 1418 ..179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