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訓課堂應該是一個培訓師與學員平等交流、充分溝通的場所。正是在這種良好的雙向甚至是多向的溝通交流中,學員和老師才能獲得共同進步。
2018-08-29
-
2012年,我在廈門為一家游戲開發企業授課,課件中我放了一首羅大佑的《童年》,一個學員找到我說: “劉老師,這是誰唱的?什么歌曲啊?”
2018-08-29
-
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好好聽課,老師采取的措施基本以懲罰為主,比如站著聽、罰做值日、罰抄很多遍作業、甚至打罵等等。
2018-08-29
-
素材點評,是指對培訓過程中所使用的電影短片、Flash動畫等的點評
2018-08-29
-
行為點評,是指以指導、改善學員的某項具體動作或操作技能等行為為目的的點評
2018-08-29
-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我們村里的家長、老師教育孩子基本只有兩種評價:壞的,比如你怎么那么笨、你咋就不好好學習呢、你怎么不聽話、考不好就別吃飯了、你怎么不向好孩子學專學壞孩子;
2018-08-29
-
互動應該貫穿整個培訓過程——從培訓課程的啟動到課程結束后的跟蹤、實踐與改進。就授課過程來說,可將課堂互動分為三種:開場互動、結尾互動和過程中的互動。
2018-08-28
-
1.身體互動身體互動,美其名日“運動運動身體,抖擻抖擻精神”。身體活動本身往往與培訓主題無關,其形式多種多樣:做活動、玩游戲、做手語、跳舞蹈等等,其作用是讓學員放松,使氣氛活躍。
2018-08-28
-
1.主動控場發現學員的異常課堂行為,如打盹、走神、竊竊私語等,培訓師應該立刻進行正向引導。所謂“正向引導”,即用“理想狀態的學員行為”引導“不理想狀態的學員行為”。
2018-08-28
-
說到課堂互動,有人認為就是在課堂上做幾個活動活躍氣氛。這樣的理解是狹隘的,也是不準確的。真正的課堂互動,是培訓師通過調整自己的情緒和授課方式,充分調動學員的身體、情緒和思維,促使其全方位參與到教學中。互動的主動權掌握在培訓師手里,而不是在學員手里,所以當互動效......
2018-08-28
-
記得一次公開課結束后,一個學員問我: “百功老師,我昨天晚上回家后將您昨天課堂上講的幾個故事都講了一遍,但總感覺不如您講得生動。”
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