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信息安全最佳慣例組成的實施規則,其目的是作為確定工商業信息系統在大多數情況所需控制范圍的唯一參考基準,并且適用于大、中、小組織。
2018-03-30
-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ISMS)是1998年前后從英國發展起來的信息安全領域中的一個新概念,是管理體系( Management System,MS)思想和方法在信息安全領域的應用。
2018-03-30
-
信息安全問題從信息系統攻擊和防護角度來看嚴重不對稱。從攻擊角度來看,只要攻其一點,相對來說攻擊成功很容易。但是,從防御角度來看,成功防護所有攻擊在技術領域和經濟領域均是不可能實現的。
2018-03-30
-
能夠保護關鍵信息資產和知識產權,維持競爭優勢
2018-03-30
-
解決信息安全問題,成敗通常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是技術,另一個是管理。安全技術是信息安全控制的重要手段,但光有安全技術還不行,要讓安全技術發揮應有的作用,必然要有適當的管理程序
2018-03-29
-
信息安全管理是組織整體安全管理重要、固有組成部分當前信息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組織業務正常運營和持續發展的最大威脅。信息安全問題本質上是人的問題,單憑技術是無法實現從“最大威脅”到“最可靠防線”轉變的。
2018-03-29
-
管理主體組織并利用其各個要素(人、財、物、信息和時空),借助管理手段,完成該組織目標的過程。其中,信息就像其他重要業務資產和管理要素一樣,也是對組織業務至關重要的一種資產,因此需要加以適當地保護。在業務環境互連日益增加的情況下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這種互連性的增......
2018-03-29
-
跟蹤總結的目標是根據統恢復后的安全狀況,回顧并匯總所發生事件的相關信息
2018-03-28
-
基于應急響應工作的特點和時間的不規則形,事先制定出時間應急響應方法和過程,有助于一個組織在事件發生時阻止混亂的發生或是在混亂狀態中迅速恢復控制,將損失和負面影響降至最低。應急響應方法和過程并不是唯一的,一種被廣為接受的應急響應方法是將應急響應管理過程分為準備、......
2018-03-28
-
為檢驗應急預案計劃的有效性、應急準備的完善性、應急響應能力的適應性和應急人員的協同性而進行的一種模擬應急響應的實踐活動。可以分為單項演習、綜合演習以及內、場外應急組織合作進行的聯合演習。
2018-03-28
-
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預案是在分析網絡與信息系統突發事件后果和應急能力的基礎上,針對可能發生的重大網絡與信息系統突發事件,預先制定的行動計劃或應急對策。基于對關鍵業務基礎設施的安全保護,該預案應建立在綜合防災規劃之上。
2018-03-28
-
一般對信息安全事件的分級參考下列三個要素:信息系統的重要程度、系統損失和社會影響。信息系統的重要程度主要是基于信息系統所承載的業務對國家安全、經濟建設、社會生活的重要性
2018-03-28
-
信息安全事件的種類很多,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其響應和處理方式也應各不相同。對信息安全事件進行分類和分級管理,是有效防范和響應信息安全事件的基礎,禽旨夠使事前準備、事中應對和事后處理的各項相關工作更具針對}生和有效性。
2018-03-28
-
應急響應是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的重要內容,是指組織為了應對突發/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發生所做的準備
2018-03-28
-
1990年,Longstaff-人認為漏洞是指系統中存在的任何不足或缺陷。在計算機安全中, 漏洞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漏洞是指自動化系統安全過程、管理控制以及內部控制等中的缺陷
2018-03-27
-
Bishop和Baily在1996年對信息安全漏洞給出了基于狀態空間的定義,認為信息系統是由若干描述實體配置的當前狀態所組成的,系統通過應用程序的狀態轉變來改變系統的狀態
2018-03-27
-
組織:ISO、IEC、IEEE、NIST等。
2018-03-20
-
秘密、機密、絕密,期限分別是10、20、30年,以及長期。
2018-03-20
-
溝通咨詢為信息安全風險管理四個步驟相關人員提供支撐。溝通的目的是為直接參與風險管理的人員提供交流途徑,以保持參與人員之間的協調一致,共同實現安全目標。
2018-03-19
-
監控審查對信息安全風險管理的四個步驟進行監控和審查。監控,是監視和控制,一 是監視和控制風險管理過程,即過程質量管理,以保證過程的有效性;二是分析和平衡成本效益,即成本效益管理,以保證成本的有效性。
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