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預先控場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培訓師應該考慮講什么內容會引導學員進入什么狀態。在后文“培訓師授課計劃書”中,設有一欄“學員情緒”,其目的就是讓培訓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預測講到某一部分內容、采取某種授課方法,學員會產生的情緒反應。
案例◆
我在講“同理心傾聽”這個概念時,有時會舉中國母親帶孩子打預防針時告訴孩子“打針不痛”的例子,然后問學員“給你打針,你痛不痛”?學員們往往會哈哈大笑。我接著再問“這是同理心傾聽嗎?”學員會立刻意識到這不是同理心傾聽。接著我再引導學員探討到底什么是“同理心傾聽”?學員們會總結出同理心傾聽的基本原則是:先認同對方的情緒,再引導對方說出想要表達的內容。此處的關鍵要讓學員認識到同理心傾聽是認同對方的情緒,而不是認同對方的觀點。
在講上面這個例子之前,我在做課程設計時,就會預測學員聽到這個例子時的基本情緒反應是:開心和反思。后來每次講這段時,學員的反應與我的預測都基本一致。如若學員反應與自己課前預測的不一致,我就會在下一次授課時對授課方法進行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