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的背后往往是優化
還有一個朋友有一個煩惱:“公司今年成立了流程管理部門。今年的任務就是完成全公司的流程清單,可是我調研了一下,大家給我返回來的都是一些邊緣流程,真正本部門核心職能的流程很少。”針對此問題,我們也進行了較為深入的交談。
我問:“公司為何要流程清單?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他答:“想了解公司的流程現狀。”
我問:“那高層又是為何想了解現狀呢?高層想做什么?現在有什么痛點使他們想做這個?”
他答:“公司是做行業軟件的。工作中頻繁出現質量問題和重復犯錯誤,比如已經發給客戶的軟件經常出現很多BUG,而大部分BUG本來在開發過程中應該可以避免的,所以客戶經常投訴。公司高層覺得應該通過建立機制解決問題。”
我說:“那這不是沒有流程清單的問題,是工作規范如何得到執行的問題。 你梳理出來流程清單能保證解決他們的痛點嗎?其實領導的需求和痛點是確定的,如果你能將這些需求分解到具體的問題,然后再思考解決方案,那么無論是解決方案的可行性還是針對性都會非常強。”
即使領導的確是希望抓體系建設也沒關系,但開展工作時至少應該是兩手抓:一虛一實,齊頭并進。一抓長期有收益的體系,一抓短期有產出的項目。拿這個單位的實際案例來講,如果高層真正關注的是工作質量得不到保障,那么最應該做的就是針對重要的工作流程成立流程優化項目組,完成“梳理流程+流程優化+與績效掛鉤”。在有這些短期見效的項目基礎上,再擴展做流程的全面梳理,無論是時機還是阻力也會得到比較好的解決。直接馬上全面開展流程體系規劃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