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評審在ISO/IEC 27001: 2005中描述非常詳細
212管理評審在ISO/IEC 27001: 2005中描述非常詳細,分為7.1概述,7.2評審輸入和7.3評審輸出。但是在本版本中則變得簡化多了。其實管理評審比較形式化,當然也非常重要,但是畢竟步驟清晰、目標明確,沒有必要要求的太多, 只要管理層能批示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相關問題就行了。
213這句乍看起來和ISO/IEC 27001: 2005是一樣的,其實有最重要的變化,就是“主語”變了,原來的管理者(Manage- ment)變成了現在的最高管理者(Top Management)。
214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原文為suitability, adequacy and effectiveness。
215本句原文為:changes in external and internal issues that are relevant to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我們將issue譯成了“要點”,其本意為“議題”,更多的翻譯為“問題”。但是感覺議題不太符合中文習慣,問題又顯得好像有麻煩一樣,這個詞匯在4.1出現過,此處與其保持了一致。
216這里不知道什么原因,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又不加限定詞了。
217對輸出的要求與ISO/IEC 27001: 2005相比大大的簡化了,這是個進步。既然管理評審是最高管理者的責任,噦嗦一大堆,最高管理者不關心細節,就是關心,他們恐怕也不懂(絕大部分的最高管理者都不是IT從業人員),描述簡潔, 切中要害是最好的。
218 -個新的東西,如果想讓內行聽懂,最重要的是抓住關鍵點,如果讓外行聽懂,最重要的則是概念化。其實,這也是IS0 9000能夠迅速普及的原因之一。管理體系能否被接受當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完整的產業鏈和高度的概念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關于標準,尤其是網絡相關的技術標準如何被廣泛接受,Tanenbaum Andrew S.和Wetherall David J.有非常精彩的描述,請參考:嚴偉和潘愛民譯,《計算機網絡》(第五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