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方法學之面向對象方法學一
2018-04-04 15:16:36 | 來源:中培企業IT培訓網
2.面向對象方法學
當軟件規模龐大,或者對軟件的需求是模糊的或會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時候,使用傳統方法學開發軟件往往不成功,此外,使用傳統方法學開發出的軟件,維護起來仍然很網難。
結構化范型只能獲得有限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這種技術要么面向行為(即對數據的操作),要么面向數據,還沒有既面向數據又面向行為的結構化技術。軟件系統本質上是信息處理系統。離開了操作便無法更改數據,而脫離了數據的操作是毫無意義的。數據和對數據的處理原本是密切相關的,把數據和操作人為地分離成兩個獨立的部分,自然會增加軟件開發與維護的難度。與傳統的方法相反,面向對象方法把數據和行為看成是同等重要的,它是一種以數據為主線,把數據和對數據的操作緊密地結合起來的方法。
面向對象方法學具有下述4個特點。
1)把對象( ohject)作為融合了數據及在數據上的操作行為的統一的軟件構件。面向對象程序是由對象組成的,程序中任何元素都是對象,復雜對象由比較簡單的對象組合而成。 也就是說,用對象分解取代了傳統方法的功能分解。
2)把所有對象都劃分成類(class)。每個類都定義了一組數據和一組操作,類是對具有相同數據和相同操作的一組相似對象的定義。數據用于表示對象的靜態屬性,是對象的狀態信息,而施加于數據之上的操作用于實現對象的動態行為。
標簽:
軟件系統
- 上一篇:軟件工程方法學之傳統方法學
- 下一篇:軟件工程方法學之面向對象方法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