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安全火災抑制二
2018-03-22 17:48:25 | 來源:中培企業IT培訓網
3)火災抑制
當機房發生火災時,火災檢測系統被觸發并產生相應的報警。對于報警的產生,火災抑制系統通常有手動和自動兩種響應方式。手動方式下,需要由值班人員對火警進行確認,而自動響應方式下,抑制系統就無需人工干預,直接按預定的程序執行動作。為避免存在誤動作導致損失,保護人員和設備安全,使用自動響應方式應考慮同時設立兩組獨立的火災探測器,例如采用感煙和感溫探測器的組合,只有當兩個探測器同時報警,滅火系統才真正進行動作。
在消防領域使用最多的滅火劑就是水,水具有廉價、無污染及可再生等諸多優點,然而由于計算機機房中有大量精密電子設備,不宜采用水作為計算機機房的滅火介質,因此目前廣泛在機房中使用氣體滅火系統。我國已經加入《蒙特利爾議定書》,從2010年起全面停止使用哈龍(鹵代烷121l和1301滅火劑,對臭氧層形成持續破壞)。目前在機房中使用較多的氣體滅火劑有二氧化碳、七氟丙烷、三氟甲烷等。
由于氣體滅火系統主要通過降低空氣中氧氣含量,吸收熱量降低溫度等方式來滅火,需要在火場形成封閉空間,因此氣體滅火系統在工作時,滅火系統應同時停止現場的空調、排風、新風等系統的運行并將火場電源切斷,此外,氣體滅火系統在釋放時應確保范圍內人員已經疏散。
注:蒙特利爾議定書全名為“蒙特利爾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 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是聯合國為了避免工業產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對地球臭氧層繼續造成惡化及損害,承續1985年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的大原則,于1987年9月16日邀請所屬26個會員國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所簽署的環境保護公約。
標簽:
火災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