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一朵玫瑰花應該值多少錢?
如果是在鮮花超市,8元的單價會覺得不便宜。
如果是在酒吧里消費,38元的定價就變得可以接受。
如果在情人節的夜晚,98元都感覺超值。
所以,它到底值多少錢?
這就是體驗經濟的魅力,它激活了人們另外一套思維決策系統,在理性世界觀之外,開啟了感性世界的大門。在感性商業的世界里,有新的價值、新的標準、新的邏輯和新的方法。
如今基于用戶體驗的創新管理思潮,站在了商業舞臺的中央,被眾多世界五百強和行業翹楚推崇。整個社會都掀起了“體驗設計經濟”的大旗,特別是在新零售、新金融、出行、教育等新興領域大放異彩。本課程以用戶體驗設計為核心線索,結合了商業模式、營銷定位、產品設計、市場細分、消費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等知識模塊,最終匯聚成四大模塊、數十個模型、上百個知識點,它將帶給一線的經營者可落地實踐的知識。
【課程收益】
Ø 將“體驗設計經濟”完美地與企業現有的管理邏輯和管理環節相銜接和融合,幫助企業通過用戶體驗提升競爭力,快速實現增長
Ø 理解體驗經濟帶給企業的巨大機會,以及企業追逐體驗經濟模式的挑戰所在
Ø 通過學習新的三大洞察方法,掌握如何挖掘新的價值藍海
Ø 開啟基于用戶視角的概念定位原則,以及進行概念創意推導和甄別的眾多工具方法
Ø 基于用戶旅程進行業務架構推導:以4大旅程、3大跨越、2大尖峰、1大接觸點,形成高粘性的業務路徑
Ø 基于全面的接觸點體驗四大要素,幾十余個子要素,系統的指導打造好產品的方方面面
【課程特色】
案例跟蹤:通過豐富的行業案例和設計案例貫穿所有的知識點,并給予核心的觀點,引人思考。
互動:從頭到尾都由講師來主導太枯燥了,我們加入了輕松、活躍的互動環節,使學習的過程充滿了主動性和趣味性。
【課程對象】:
1. 企業家、創業者、中高層管理者;
2. 設計師、用戶體驗領域工作者;
3. 產品經理、運營經理;
4. 市場、營銷、品牌、公關等。
【課程時間】1-2天(6小時/天)
備注:一天主要是講解,兩天就是加入研討分享環節
【課程大綱】
一、改變格局:來到感性商業的新舞臺(新戰略)
1. 體驗經濟時代的崛起
Ø 獨角獸們以用戶體驗征服天下
Ø 體驗經濟是商業食物鏈的新頂端
ü 工業基因的企業
ü 效率型基因的企業
ü 體驗型基因的企業
案例:迪士尼、蘋果公司
2. 感性商業觀
Ø 為什么購買上萬元奢飾品的人,會因為不包郵而選擇別家?
Ø “感性人"和“理性人”的差異
ü 損失厭惡
ü 時間偏好
ü 比例偏見
ü 社會性偏好
案例:超市促銷方案、七天無理由退貨、彩票領取
Ø 企業和用戶在一個世界嗎?
3. 用戶體驗賦能體系
Ø 用戶體驗構建企業和用戶之間的橋梁
Ø 你真的理解用戶體驗嗎:在感性商業的環境中,重構企業與人的關系
ü 感性人市場
ü 體驗型商業概念
ü 體驗型業務藍圖
ü 體驗型接觸點
Ø 用戶體驗創新常見的誤區
Ø 體驗賦能的正確三觀論
ü 新的價值觀:用戶資產
ü 新的是非觀:用戶視角
ü 新的成長觀:用戶主導
案例:星巴克、小米、共享單車
Ø 產品驅動和用戶驅動的區別
Ø 體驗型團隊的必備思維
ü 商業思維
ü 設計思維
ü 科技思維
二、洞察感性人,挖掘巨大新市場機會(新洞察)
1. 重構你的用戶家族
Ø 顧客還是用戶
案例:腦白金、兒童用品
Ø 讓用戶主動為你免費打工
案例:抖音、蔚來
Ø 四個面具:快速建立利益相關者
ü 直接用戶
ü 服務提供者
ü 業務合作者
ü 業務管理者
案例:新零售:物美+多點
2. 你看不懂的新人類∶感性人
Ø 不要相信用戶所說的建議
案例:可口可樂
Ø 喬布斯不做需求調研?
ü 多元的用戶
ü 感性的用戶
ü 多元的情景
ü 挖掘用戶動機
Ø 用戶研究帶來三種進階機會
ü 用戶研究更善于挖掘感性需求
ü 用戶研究更善于挖掘潛力
ü 用戶研究的成果能自我轉化
3. 用戶角色還原感性特征
Ø 從“用戶畫像”升級到“用戶角色”
案例:我不是藥神主角程勇
Ø 洞察感性人的情境研究法
ü 觀察法
ü 扮演法
案例:母嬰類硬件產品
Ø 用戶角色卡片
ü 基本信息
ü 用戶故事
ü 用戶感受
ü 洞察
作業:設計一個你所處行業的產品用戶角色
4. 用戶旅程揭示用戶世界的心路歷程
Ø 從“業務流程"升級到"用戶旅程”
案例:理財產品轉賬用戶旅程
Ø “用戶旅程現狀圖”還原全景業務
ü 場景階段
ü 用戶行為
ü 承載物
ü 用戶感受
ü 商業訴求
ü 機會
研討:設計一個你所處行業的一個典型用戶的旅程圖
5. 從動機挖掘需求的核心本源
Ø 從“表面需求"升級到"隱性動機”
案例:福特汽車
Ø ”動機泳道圖”獲得更具潛力的創新點
ü 原始需求
ü 動機推導
ü 可能方案
ü 價值分析
案例:洗滌用品
三、基于體驗思想創新商業模式(新概念)
1. 用戶場景是商業模式升級的核心
Ø 為什么打敗口香糖的是智能手機
ü 競品替代
ü 潛在競品替代
ü 無關業務替代
Ø 經營用戶場景
案例:德云社相聲
Ø 比市場細分更好的場景壟斷
案例:360:用戶安全上網場景的服務公司
Ø 穩定的利潤來自場景而不是產品
案例:支付寶刷臉支付、微信、跑步場景
Ø 用戶是商業舞臺的主角,非企業
案例:真人密室逃脫
2. 場景化帶來商業概念的新要素
Ø 一個商業戰略就是一個等待發生的故事
案例:三國志新聞
Ø 場景的規則,驅動人、事、物的關系
案例:三只松鼠的場景規則、美麗相約(旅游管理品牌)
Ø 場景的場合,從溫暖小屋到高山湖海
案例:“菜市場遇見經濟學”新聞發布會、Idea Bank銀行快車
3. 體驗型概念尋找創意的落地方法
Ø 尋找創意線索的鉆石模型
案例:提升訂單申請成功率
Ø 像獨角獸─樣誕生在餐巾紙上
案例:亞馬遜的飛輪
Ø 按照人性如何辨別創意的價值
ü 不要教育用戶
案例:KEEP
ü 挖掘用戶的第二場景
案例:無人駕駛汽車
ü 翻轉短板
案例:等候電梯時候的煩躁
4. 體驗思維對品牌營銷的影響
Ø 場景化讓定位原理依然有效
案例:滴滴出行
Ø 用戶忘記品牌口號,只記得體驗
案例:RoseOnly花店
Ø 品牌活動,搭場景讓用戶表演
四、體驗型業務藍圖的規劃(新藍圖)
1. 用戶旅程成就商業的主線
Ø 為商業舞臺編寫一個完美的劇本
案例:服裝定制業務
Ø 用戶旅程在前,業務流程在后
案例:婚禮流程清單、銀行流程(反面案例)
Ø 打造卓越旅程的“4321工作法”
ü 4個波次
ü 3個可能性
ü 2個尖峰時刻
ü 1系列觸點
2. 四個旅程波次與用戶的心路歷程
Ø 4個波次是新的業務增長邏輯
ü 傳統營銷的業務鏈路
ü 體驗經濟的業務鏈路
Ø 用戶約會期:以用戶型價值打動用戶
案例:耳熟能詳的廣告與我無關
Ø 用戶追求期:與用戶共建情感賬戶
案例:歐萊雅UV Sense
Ø 用戶享受期:完美執行中讓用戶掏錢包
ü 內容體驗
ü 功能體驗
ü 易用性體驗
ü 情感性體驗
Ø 用戶成就期︰幫助用戶對外連接
案例:餐廳服務員培訓
3. 三種跨越思維,讓業務更高頻、更豐滿
Ø 跨越身份,抓住多個軌跡的線頭
案例:陪老婆逛街的男人
Ø 跨越任務,在業務的延長線上經營
案例:機場換乘體驗
Ø 跨越平臺,用戶在每個枝頭都可以停留
4. 兩個尖峰時刻,制造業務的閃光點
Ø 從木桶短板理論到長板理論
案例:沃爾瑪的興衰
Ø 向好萊塢學習尖峰時刻的節奏
案例:宜家購物體驗
Ø 初始高峰,產生了70%的認可
案例:kindle
Ø 好的結束高峰,是超越期待的關鍵
5. 一系列接觸點,展開高質量的業務規劃
Ø 企業最關注的業務藍圖
Ø 從用戶旅程規劃圖到業務藍圖
6. 渠道的卓越用戶體驗賦能
Ø 以前或現在,“渠道"始終為王
Ø 結算體驗讓用戶開心花錢
Ø 售后體驗形成新的業務閉環
Ø 物流是離用戶最近的舞臺(多快好省)
案例:達美樂披薩
Ø 渠道體驗的全程體驗點管理
案例:麗思·卡爾頓酒店
五、打造超越期待的接觸點體驗(新產品)
1. 產品打動用戶的體驗DNA
Ø 組成接觸點的多種產品形式
Ø 產品是品牌營銷的發動機
案例:鏤空腕表、55度水杯
Ø 產品體驗四要素詳解
ü 內容體驗
ü 功能體驗
ü 易用性體驗
ü 情感性體驗
2. 產品的語境:內容體驗
Ø 你首先忽略的是內容體驗
Ø 內容正確:產品總寫不對文字
Ø 內容有價:避免可怕的“正確廢話”
Ø 符合視角:走出雞同鴨講的尷尬
案例:銀行的“友好”提升
3. 產品的技能:功能體驗
Ø 軟性功能:那些被你冷落的長板
Ø 功能有序:功能也要講究排排兵布陣
Ø 亮點突出:聚焦你的超級賣點
案例:MATE20
4. 產品的態度:易用性體驗
Ø 可學習性:—定要淘汰說明書
Ø 可記憶性:允許陌生但不可遺忘
Ø 使用效率:快,快,再快
Ø 出錯控制:幫助用戶把坑填好
案例:佳能打印機、投影儀
5. 產品的溫度:情感體驗
Ø 品牌一致︰品牌呼應才能彼此借力
Ø 美觀性:顏值即正義
Ø 愉悅性:愉悅總是讓人點贊
Ø 探索性:神秘的細節隱藏驚喜
案例:九龍杯、透光鏡、OFO、游戲的秘籍
6. 服務型業務的體驗經營
Ø 好服務的前提是建立體驗型組織
Ø 服務體驗的內在基因是員工體驗
Ø 每個員工都是身處前線的客戶經理
Ø 讓規則與人的主動性共舞
Ø 好的授權是制造感受的前提
案例:麥當勞、海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