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級(A) Associate |
專家級(P) Practitioner |
大師級(M) Master |
院士級(F) Fellow |
|
職業經驗 | 6個月>2年 | 2年-10年 | 至少10年 | 超過25年 |
考試 | DM Fundamentals 基礎級 | 3 DM Fundamentals + 2 specialist 基礎級+2門選修 |
3 DM Fundamentals + 2 specialist 基礎級+2門選修 |
• 全球公認的尊重的思想者、引領者。 • 對數據管理領域有重大的、持續性的貢獻 • 為CDMP和 DMBOK做出巨大貢獻,通過提名 • 通過大師級成員的審查和認可 |
合格標準 | 60% | 70% | 80% | |
認證路徑 | 注冊 & 考試 | 注冊 & 考試 | 注冊 & 考試 通過案例經驗提交經驗證據 | 通過大師級成員的審查和認可 |
章節 | 模塊 | 培訓內容 |
第一章 數據管理 |
掌握數據、數據與信息、數據作為組織資產、數據管理原則、數據管理挑戰、數據戰略基本概念;掌握數據管理框架基本內容包括:戰略模型、阿姆斯特丹模型、DAMA-DMBOK框架、DMBOK金字塔。 | 1.1 簡介 1.2 什么是數據? 1.3 數據與信息 1.4 數據作為組織資產 1.5 數據管理原則 1.6 數據管理面臨的挑戰 1.7 數據戰略 1.8 數據管理框架 1.9 DAMA與DMBOK 1.10 總結 |
第二章 數據道德 |
了解數據道德、數據隱私背后的原則、數字化環境下的道德、不道德的數據處理和風險實踐、建立數據道德文化、數據道德與數據治理。 | 2.1 簡介 2.2 業務驅動因素 2.3 什么是數據道德 2.4 數據隱私背后的原則 2.5 數字化環境下的道德 2.6 不道德的數據處理和風險實踐 2.7 建立數據道德文化 2.8 數據道德與數據治理 2.9 總結 |
第三章 數據治理 |
掌握數據治理指導原則、數據治理關鍵驅動因素、數據治理的主要組成內容、數據治理關鍵指標、數據治理關鍵輸入和輸出、數據治理的主要工具、數據治理應用中的策略、數據治理評價理論、數據治理最佳實踐。 | 3.1 簡介 3.2 數據治理基本活動 3.3 數據治理工具和技術 3.4 數據治理實施指南 3.5 數據治理關鍵指標 3.6 數據治理最佳實踐 3.7 總結 |
第四章 數據架構 |
掌握數據架構指導原則、數據架構關鍵驅動因素、數據架構的主要組成內容、數據架構關鍵指標、數據架構關鍵輸入和輸出、數據架構的主要工具、數據架構應用中的策略、數據架構評價理論、數據架構最佳實踐。 | 4.1 簡介 4.2 數據架構基本活動 4.3 數據架構工具和技術 4.4 數據架構實施指南 4.5 數據架構關鍵指標 4.6 數據架構最佳實踐 4.7 總結 |
第五章 數據建模與設計 |
掌握數據模型指導原則、數據模型關鍵驅動因素、數據模型的主要組成內容、數據模型關鍵指標、數據模型關鍵輸入和輸出、數據建模的主要工具、數據模型應用中的策略、數據建模評價理論、數據建模最佳實踐。 | 5.1 簡介 5.2 數據模型基本活動 5.3 數據建模工具和技術 5.4 數據建模實施指南 5.5 數據模型關鍵指標 5.6 數據建模最佳實踐 5.7 總結 |
第六章 數據存儲與操作 |
掌握數據數據庫設計指導原則、數據存儲與操作驅動因素、數據庫的主要組成內容、數據庫管理關鍵指標、數據庫管理關鍵輸入和輸出、數據庫管理的主要工具、數據庫設計應用中的策略、數據存儲與操作評價理論、數據庫管理最佳實踐。 | 6.1 簡介 6.2 數據庫管理基本活動 6.3 數據庫工具和技術 6.4 數據庫實施指南 6.5 數據庫管理關鍵指標 6.6 數據庫管理最佳實踐 6.7 總結 |
第七章 數據安全 |
掌握數據安全指導原則、數據安全關鍵驅動因素、數據安全的主要組成內容、數據安全關鍵指標、數據安全關鍵輸入和輸出、數據安全的主要工具、數據安全技術、數據安全實施指南、數據治理最佳實踐。 | 7.1 簡介 7.2 數據安全基本活動 7.3 數據安全工具和技術 7.4 數據安全實施指南 7.5 數據安全關鍵指標 7.6 數據安全管理評價 7.7 數據安全最佳實踐 7.8 總結 |
第八章 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 |
掌握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指導原則、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關鍵驅動因素、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的主要組成內容、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關鍵指標、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關鍵輸入和輸出、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的主要工具、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實施指南、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評價理論、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最佳實踐。 | 8.1 簡介 8.2 數據成與互操作性基本活動 8.3 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工具和技術 8.4 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實施指南 8.5 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關鍵指標 8.6 數據集成與互操作性最佳實踐 8.7 總結 |
第九章 文檔和內容管理 |
掌握內容管理指導原則、內容管理關鍵驅動因素、內容管理的主要組成內容、內容管理關鍵指標、內容管理關鍵輸入和輸出、內容管理的主要工具、內容管理實施指南、內容管理評價理論、內容管理最佳實踐。 | 9.1 簡介 9.2 文檔和內容管理基本活動 9.3 內容管理工具和技術 9.4 內容管理實施指南 9.5 內容管理關鍵指標 9.6 內容管理最佳實踐 9.7 總結 |
第十章 參考數據和主數據 |
掌握參考數據和主數據指導原則、參考數據和主數據關鍵驅動因素、參考數據和主數據主要組成內容、參考數據和主數據關鍵指標、參考數據和主數據關鍵輸入和輸出、參考數據和主數據的主要工具、參考數據和主數據實施指南、參考數據和主數據評價理論、參考數據和主數據最佳實踐。 | 10.1 簡介 10.2 參考數據和主數據基本活動 10.3 參考數據和主數據工具和技術 10.4 參考數據和主數據實施指南 10.5 參考數據和主數據關鍵指標 10.6 參考數據和主數據最佳實踐 10.7 總結 |
第十一章 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 | 掌握數據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指導原則、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關鍵驅動因素、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的主要組成內容、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關鍵指標、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關鍵輸入和輸出、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的主要工具、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應用中的策略、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評價理論、數據倉庫與商務最佳實踐。 | 11.1 簡介 11.2 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基本活動 11.3 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工具和技術 11.4 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實施指南 11.5 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關鍵指標 11.6 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最佳實踐 11.7 總結 |
第十二章 元數據管理 | 掌握元數據指導原則、元數據關鍵驅動因素、元數據的主要組成內容、元數據關鍵指標、元數據關鍵輸入和輸出、元數據的主要工具、元數據應用中的策略、元數據評價理論、元數據最佳實踐。 | 12.1 簡介 12.2 元數據管理基本活動 12.3 元數據管理工具和技術 12.4 元數據實施指南 12.5 元數據管理關鍵指標 12.6 元數據最佳實踐 12.7 總結 |
第十三章 數據質量 | 掌握數據質量指導原則、數據質量關鍵驅動因素、數據質量的主要組成內容、數據質量關鍵指標、數據質量關鍵輸入和輸出、數據質量的主要工具、數據質量應用中的策略、數據質量評價理論、數據質量最佳實踐。 | 13.1 簡介 13.2 數據質量基本活動 13.3 數據質量工具和技術 13.4 數據質量實施指南 13.5 數據質量關鍵指標 13.6 數據質量最佳實踐 13.7 總結 |
第十四章 大數據與數據科學 | 掌握大數據指導原則、大數據與數據科學關鍵驅動因素、大數據與數據科學的主要組成內容、大數據關鍵指標、大數據關鍵輸入和輸出、大數據的主要工具、大數據與數據科學應用中的策略、大數據評價理論、大數據與數據科學最佳實踐。 | 14.1 簡介 14.2 大數據與數據科學基本活動 14.3 大數據與數據科學工具和技術 14.4 大數據與數據科學實施指南 14.5 大數據與數據科學關鍵指標 14.6 大數據與數據科學最佳實踐 14.7 總結 |
第十五章 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 | 掌握數據管理能力指導原則、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關鍵驅動因素、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的主要組成內容、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關鍵指標、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關鍵輸入和輸出、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的主要工具、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應用策略、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價理論、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最佳實踐。 | 15.1 簡介 15.2 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基本活動 15.3 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工具和技術 15.4 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實施指南 15.5 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關鍵指標 15.6 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最佳實踐 15.7 總結 |
第十六章 數據管理組織及角色 | 掌握數據管理組織模式、數據管理成功關鍵要素、建立數據管理組織、數據管理組織與其他組織間關系、數據管理組織中的角色、數據管理組織最佳實踐。 | 16.1 簡介 16.2 數據管理組織模式 16.3 數據管理成功關鍵要素 16.4 建立數據管理組織 16.5 數據管理組織與其他組織間關系 16.6 數據管理組織中的角色 16.7 總結 |
第十七章 數字化轉型下組織變革管理 | 掌握數字化轉型下組織變革管理原則、組織變革管理的八個誤區、組織變革管理的八個階段、組織變革的可持續發展、組織持續獲得數據管理價值。 | 17.1 簡介 17.2 數字化轉型下的組織變革管理原則 17.3 數字化轉型下組織變革管理的八個誤區 17.4數字化轉型下組織變革管理的八個階段 17.5 數字化轉型下組織變革的可持續發展 17.6數字化轉型下組織持續獲得數據管理價值 17.7數字化轉型組織數據管理文化最佳實踐 17.8總結 |
學員交流、考核與返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