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背景
穩健安全是銀行業持續改革、健康發展的前提。持續提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信用、市場、流動性等風險的識別應對能力,加強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加強信息科技安全系統建設。
充分發揮監管者的主動性和前瞻性,堅持風險為本的監管原則,進一步強化風險監管,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
不斷提升銀行業系統性風險監管有效性,維護銀行業安全穩健運行,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本課程立足于此,全面闡述與講解金融機構風險識別能力、安全設計與建設鞏固、全面風險評估、風險管理職能建設等關節環節,力求從全局整體角度形成各層次人員的牢固風險意識,指明信息安全風險體系建設與運營的主要路線和策略。
培訓收益
1.歸納我國金融機構 IT 風險主要當前現狀;
2.金融機構信息安全頂層設計的構成要素;
3.金融機構 IT 風險評估規劃的價值與必然;
4.構建 IT 風險評估控制體系的金融業案例。
培訓特色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案例分析與行業應用穿插進行;
2.專家精彩內容解析、學員專題討論、分組研究;
3.通過全面知識理解、專題技能掌握和安全實踐增強的授課方式。
課程大綱
編號 | 模塊 | 報告內容 |
---|---|---|
1 | 金融機構 IT風險概述 | 1.金融機構 IT風險的常見事件 |
2.金融機構 IT風險的主要種類 | ||
3.互聯網金融發展與業務連續性 | ||
4.應急響應與災難恢復的困局 | ||
5.全面風險管理的必要性與必然 | ||
2 | 開展信息安全頂層設計 | 1.業務安全與信息安全的關系 |
2.金融機構信息安全能力藍圖 | ||
3.開展信息安全總體架構設計 | ||
4.開展信息安全治理架構設計 | ||
5.風險管理與信息安全的保障 | ||
3 | 做好信息科技風險規劃 | 1.信息科技風險管理通用框架 |
2.規劃信息科技風險管理方法 | ||
3.設置業務連續性目標與原則 | ||
4.設置信息安全總體目標構成 | ||
5.設計信息安全風險評估體系 | ||
6.規劃信息安全風險應急處置 | ||
7.定期開展信息安全風險監控 | ||
4 | 構建風險評估控制體系 | 1.等級保護體系下的評估要求 |
2.全生命周期的風險評估過程 | ||
3.信息化頂層設計下風險評估 | ||
4.信息系統建設過程風險評估 | ||
5.信息服務運營過程風險評估 | ||
6.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風險評估 | ||
7.風險評估的主要流程與步驟 | ||
5 | 建設風險組織執行考核 | 1.設置信息科技風險管理委員會 |
2.設置信息科技風險經理的角色 | ||
3.設置信息科技風險管理的崗位 | ||
4.開展信息科技風險工作的考核 | ||
6 | 答疑與互動 | 現場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