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言之,傳輸層的安全架構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節點認證、數據機密性、完整性、數據流機密性、DDoS攻擊的檢測與預防。
2)移動網中AKA機制的一致性或兼容性、跨域認證和跨網絡認證(基于IMSI)。
3)相應密碼技術,包括密鑰管理(PKI和密鑰協商)、端對端加密和節點對節點加密、密碼算法和協議等。
4)組播和廣播通信的認證性、機密性和完整性安全機制。
為了滿足物聯網支撐層的基本安全需求,需要如下的安全機制:
1)可靠的認證機制和密鑰管理方案;
2)高強度數據機密性和完整性服務;
3)可靠的密鑰管理機制,包括PKI和對稱密鑰的有機結合機制;
4)可靠的高智能處理手段;
5)入侵檢測和病毒檢測;
6)惡意指令分析和預防、訪問控制及災難恢復機制;
7)保密日志跟蹤和行為分析,惡意行為模型的建立;
8)密文查詢、秘密數據挖掘、安全多方計算、安全云計算技術等;
9)移動設備文件(包括秘密文件)的可備份和恢復;
10)移動設備識別、定位和追蹤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