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服務管理實踐掏建于一個由各種概念、流程、職能與活動組成的堅實框架基礎上,可帶來積極的商業值回報。中培ITIL培訓專家王老師認為,這些實踐的一個共同特性是以改進成熟度為目標,進而確保服務在方面表現出色。
(1)從服務臺開始實施
服務臺( Service Desk)是面向客戶服務的統接入點,劇T與業務的統服務交互層,其包括了服務輸入和交付。服務臺可以由服務呼叫中心( Service Call Center)或幫助臺(Helpdesk)組成。主要由服務支持流程( Service Support Process)體系提供標準。鑒于其在IT服務管理體系中“開源節流”的重要地位,因此從服務臺開始實施IT服務管理為最佳。
(2)從服務目錄開始實施
如果將每種服務定義為提供種服務產品,那擁有份統、標準、清晰的服務產品目錄(又稱服務目錄)就顯得尤為重要,所有的服務持續改進計劃都是針對服務目錄來完成的,最終交付客戶的是優質服務產品。因此,可以從服務目錄開始實施,在推動實施服務目錄時,可以遵循“從無到有、從簡到雜、從粗到精”的原則逐步推進。服務目錄必須是易懂和可操作的,是采用客戶語言進行描述的。
(3)先做監控管理,再做服務管理
監控管理是套主動預防性的機制。服務管理從被動向主動發展過程中,需要接軌監控,以便于有效進行主動式的服務管理。另外,在故障恢復過程中需要采用監控的手來提前發現組件可能出現的故障。因此,先做監控管理再做服務管理是一個自然的演變過程。
(4)先做流程,或者流程+工具
IT服務管理流程是最佳實踐流程,可以為實現IT服務管理國際標準提供重要支持,同時這些標準反過來可為此類流程奠定重要基礎。流程IT服務管理四個元素(人、流程、技術和合作伙伴)之,可以起到標準化和推動執行力的作用,因此應該先梳理流程。由于工具同樣起到推動執行力,提高效率的作用,也可以流程和工具起先做。流程是需要工具來保證落地的。
(5)調查評估、引用、合作、實施、創新
IT服務管理實施過程中切記不可倉促行事。有這么一個故事,有次某組織由于某應用問題泛濫,考慮引入問題管理來根本性地解決這些問題。因此組成了支問題專家隊伍,但由于這支隊伍年輕目缺乏經驗,造成團隊成員承受事件管理和產品研發的雙重壓力,無法達成其效果。在實施IT服務管理中,定要遵循“調查評估、引用、合作、實施和創新”的過程步驟,時掌握變化的動,通過過程步驟,穩步推進發展,從而主動掌控變化,而不要被變化拖垮,甚至陷入”危機”狀
(6)服務集中化、標準化、虛擬化、自動化、智能化
“集中化、標準化、虛擬化、自動化、智能化”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當IT服務管理以經營為目標,以創造IT服務價值和利潤為導向時,這種趨勢將越發明顯。服務集中化、標準化、虛擬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是IT服務管理實施的規劃和步驟。首先需要將服務進行集中化管控,然后進行標準化和流程優化,流程固化落地后,為降低運營成本和控制風險,逐步逐點實現虛擬化和自動化,在虛擬化和自動化的基礎上,為達成快速主動和預見性服務,進行智能化。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