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都希望有好的經營結果:提高市場份額,提高利潤率,核心資源和能力得到加強,市場競爭力得到提升。大家想一下好的經營結果是怎么來的呢?
企業要想獲得好的經營成果,一定要努力做好目標實現的過程,包括準確的戰略定位與戰略計劃的落地分解、快速高效的新產品開發、敏捷高質量的采購/制造/配送、強有力的銷售、優質的售后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從年初設定目標到年尾收獲經營結果的時段里,企業都在對上述的這些過程進行管理:包括計劃和目標的制訂與分解、工作計劃的推動執行、工作計劃的跟進與定期評估、對問題的糾偏及持續改進。
可見,結果是由過程而來的,沒有過程也就不會有結果,有什么樣的過程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好的結果來自于好的過程,想要獲得好的經營結果,就必須有好的過程管理。
根據過程發生的頻率及內在的規律性,我們可以將它分成兩大類:
(1)例行的過程。這類過程會重復發生,發生頻率較高,且有規律可循,過程的知識、經驗及規則可以被重復使用。
例如費用報銷審批流程,按固定的周期或者在費用發生后都會出現費用報銷審批的過程,而且每一次報銷都會遵循同樣的審批線路,每一次審批的崗位是一樣的,每個崗位審批的目的、內容及原則都是一樣的,都會對費用發生的合理性、真實性、是否超預算及票據的規范性進行審核。
(2)例外的過程。這類過程一般沒有規律可循,不會重復發生或者發生的幾率很小,且過程的規則不可以被重復使用,每一次都需要重新去設計。
典型的例外過程有兩類:一是項目性工作(項目類工作都是一次性的,每一 次項目的需求及實施方法都是不一樣的);另外一種是新導人的工作(如新導人流程管理、經營分析、戰略管理、客戶服務等)。
例外過程由于發生的次數很少,過程的生命周期太短,來不及總結過程的規律和經驗再去實施。有的過程受科學水平及我們認識的限制,我們并不能夠真正地理解過程,屬于純藝術行為,沒有規律可言。例如高層決策的過程,從外在表現看,可能是皺眉、沉思等,但大腦是如何思考的無從了解,沒有固定的格式。
我們認為只有例行的過程才是流程,例外的過程不屬于流程,不適合用流程管理方法去管理它,這一點非常重要。根據我們的經驗判斷,企業的經營活動中90%以上都是例行過程,都屬于流程的范圍,所以,過程管理的重心就落到了流程管理上面。
此外,有相當一部分例外過程發展到具備一定成熟度之后,如多次重復發生會轉化為例行過程,最終也會納入流程管理的范疇。對予管理者來說,要將重復發生的例外過程轉為例行過程,將例外的靠人管理的模式轉化為流程化管理,有利于把經理人從瞬間事件的奴役中解放出來,將這類過程從成本較高的員工轉移到成本較低的員工,甚至交給IT系統自動執行,有利于降低企業運作成本,提高質量。
所以,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推理:
●好的結果來自好的過程;
●好的過程來自好的過程管理;
●過程的關鍵在流程;
●好的流程來自于好的流程管理;
●好的結果來自于好的流程管理。
為此,流程是實現結果的關鍵,流程管理是保證企業經營成果順利實現的關鍵。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