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確定了用戶會在什么樣的使用場景下進行活動的時候,我們需要關注的就是用戶可能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會催生出各種各樣的需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探討的,那什么樣的需求是有價值的呢?中培偉業《需求分析與管理最佳實踐》培訓專家王老師在這里對此進行了回答。
用戶群大不大
如果這類需求只是個別用戶的需求,那么就不一定是一個好的需求,比如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希望有水果吃,這可能只是少數人的需求,如果為了這個需求去做活動設計產品,最后發現能夠給自己帶來盈利的用戶特別少,用戶規模特別小,完全不能覆蓋成本,那么這種需求就不是你應該考慮的。
是不是用戶必須解決的
當用戶有其他替代的選擇或者說有和沒有對他來說并無太大區別的時候,這個需求就不一定是值得深入分析的。比如看電影的時候吃水果,你可以選擇不吃東西,也可以選擇吃爆米花喝可樂,對于是否能夠在電影院買到水果,對你來說并不是必須要解決的需求,這樣的話,這種需求就不太值得投入太多的精力。相反的,如果你在火車上餓了,發現到目的地還有10個小時,這個時候你想吃東西的需求就是必須解決的,這就是值得考慮的需求。
是不是用戶急切的想解決的
當用戶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出現在用戶的面前,看,這是我給你準備的產品,用戶肯定會更容易愛上你。比如我在吃飯的時候你想讓我買你的水果,那么你的時機就選擇的不好,而且水果也不是必須吃的。但是如果你在我聊陌陌突然手機沒電的時候給了我一個充電寶,我一定沖上去給你一百個么么噠。
是不是用戶經常會遇到的
這里說的是用戶需求發生頻率的問題,發生的頻率高,自然使用產品的頻率也高,也就更容易產生用戶粘性從而轉化為付費。比如你喝酒的頻率可能不高,但是你每天早上總要吃早飯,你每天總要花錢,支付寶的使用頻率就很高,尤其是現在更多的人都選擇外賣和線上支付后,支付寶的使用頻率就更高了。
能不能被解決
主要從技術層面、資金層面、資源層面、人員層面去分析。你是否有能力開發出一個產品去滿足這樣的需求,你的預算夠不夠開發和推廣產品,你有沒有資源幫你做開發、運營、推廣、合作等,你是不是擁有執行力很強的團隊去實現你的想法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