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國內計算機行業,軟考的認可度還是非常高的,因為軟考雖然難度相對,但是通過率并不高。因此由于然考通過率的問題,導致很多人在報名之后并沒有參加軟件測試的考試,因此軟考的考場有時會有一半的座位是空著的,這些人通常就是通過率的分母。我是直接參加的高級考試,雖然考試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結果卻是令人滿意的,下面我總結一些方法分享給大家。
一、備考時間
我用了4-5個月的時間來備考,因為我上班,只能是周六日復習為主,再就是教材比較難懂(針對我來說),所以在教材上讀了3-4遍,一般的考試也都是依托教材,所以教材剛開始一定要讀。而且備考時間越長越能把教材讀薄讀透,這時候再去做題或者看視頻就睡輕松很多。對了,看教材最好依照大綱來看,這樣會輕松很多,我當時看的還是舊版的考試大綱,是這種的:
二、緊扣教材,模塊化學習
還是那句話,教材是王道。建議是第一遍通讀教材,主要是了解教材包括哪幾塊,大概的方向是什么,做到全面的了解考試教材。第二遍,跟著考綱來復習,顧名思義就是要有考綱為指導。為什么呢,因為考綱上的知識點才是你最終需要掌握的。所以對照考綱來復習重要的知識點,考綱沒有的可以先不看。然后記錄上自己不明白的知識點,這樣書本少了起碼一半的內容。第三遍是跟著老師學習知識點,這部分就主要是攻克你不懂的難點以及不理解的知識點了。第四遍我是根據做的歷年真題查漏補缺,這個時候說是看教材,其實更多的是我根據教材整理的筆記,因為教材太厚了……所以自己做筆記重要。這是當時用到的一些資料
三、歷年真題一定一定一定要做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都不嫌多。因為歷年真題是你唯一能了解考官出題思路的途徑。建議不要只做一遍就扔一邊了。歷年真題做完之后要反復看錯題并整理成冊。看下自己做錯的題目都是哪一類,那些知識點,慢慢你會發現,你錯的很多都是同一知識點的不同題型。再就是錯題是查漏補缺的重要途徑。
每次做完真題,要把所有的錯題都整理一下,分析錯的知識點是哪一類,哪一塊的知識點錯的比較多。錯題的原因是由于知識點理解不清晰,還是由于馬虎大意導致出錯,馬虎大意的說明對知識點記憶不夠清晰,容易被干擾選項影響。知識點理解不清晰的,說明在學習過程中這個時間就沒有真正的融會貫通,需要再回到教材學習知識點。
四、一定要有老師指導
這個不是完全就是要大家報班,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學霸也大有人在。我是比較笨的,不點不開竅的那種。所以我報了網絡的課程,老師在課后會給練習題和模擬題,我覺得這些也很重要,因為模擬題包含了當年的一些內容,可以作為考試的參考,或者出題面的摸索。更多的是練習量增加了。即使大家不報班也要找學霸或者考過的指導。指導的主要是論文,有老師點評后就不會跑題,抓住采分點,答題才快速。
老師當時給的論文總結。
第五、管理知識是重點
所以不要以為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偏技術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它是偏管理的,所以管理知識一定要著重看。我自己整理能力差,看著老師的整理文檔才過關的,老師整理的會更有條理性。
上述就是關于我的軟考備考經驗,想了解更多關于軟考備考經驗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