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取暖期到了。重度霧霾也到了。我進了辦公室就伸手去摸暖氣。有點燙手。看看窗外被霧霾“吞食”大半的城市,心里有點不安。好在明天就會改觀很多。發動機啟動的時候難免要冒濃煙。
這樣想就會輕松多了。有一次外地同學帶著孩子來北京,那個孩子見到霧霾居然驚呼“這就是北京的霧霾呀!”眼神里有一種朝圣的光芒。
這個孩子很可愛。在他明亮的眼睛里北京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我說你長大了來我們中培吧?他歪著頭說,那你們教漫畫嗎?
哈,我告訴他,你的建議真好,到時我們給你請來宮崎駿行嗎?他更高興了。
如今,北京帶口罩的人愈發少了。好天氣越來越多了嘛。只是在這樣少有的能見度很低的日子里,很想讓自己想起幾個明亮點的小故事,或者幾句金句也好。
于是,我打開從前的筆記本。隨便翻到一頁,看看有屬于我今天運勢的金句嗎。
這一句好:小夢想沒有使人熱血沸騰的力量。真是這樣。大目標才有大動力、才有大空間。我想下次可以在中培搞一個夢想測試。每位同學都寫出夢想的頂格。然后我們做個平均數的分析。看看處在平均線的人都是什么層次的夢想。每一期同學都做這個測試,一年下來,我們的夢想水平線這根曲線是仰頭向上還是平行移動或是拐頭向下。如果仰頭向上的,我們要仔細分析背后支撐它的力量是什么?它的底氣在哪、它為此傾力付出了多少?他的熱血指數是多少?
古人云: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其上上。我們的氣魄再大一點,目標再高一點,就像馬云那句話-----萬一實現了呢?
這一句也好:歷史總是跟在確定目標后一直堅持的人身后。是呀,如果只有目標沒有堅持,那么這個人理想的歷史永遠是空白的。就像如果你正持續不斷地專研、應用《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這一門課程里的知識,那么從赫布、圖靈到塞繆爾再到你,這就是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的整個發展史。你在這條長河里,長河的歷史就是你的歷史。你的生命的長度會隨著歷史的長度而拉得很長很長。
關鍵在于你的堅忍、堅持、堅守。歷史總在驗證這一點:成功未必屬于最早發現它的人或最有天賦的人,而是最能堅持到底的人。從集成線路之父羅伯特.諾伊斯到微處理器之父特德.霍夫無一不是這樣最能堅持的人。
行百里者半九十。成功不是到達九十里一定要到達最后的目標。只管去做,哪怕有疑問“我能行嗎?”也要去做。要有一種把自己“綁到那條路上去”的精神。
無須再找了,這兩條金句加上孩子的那句“無鞋”已足夠了。三條金句像三駕盤旋而來的直升機,在濃霧中伸出云梯,將我們垂直“救”出重圍。 不斷上升,終于讓我們看到渴望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