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總裁Martin在12月的內部大會上,把建設H5生態圈,列為2016年微信和手Q的戰略工作。
沒想到來的這么快。張小龍雖然輕描淡寫,但計劃推出“應用號”的消息,激起千層浪。
這是一招妙棋。它是微信探索服務號失敗之后的重要動作,承載了微信這個超級平臺商業化閉環的重任。
1.三大號定位清晰號令天下
服號因為推送機制、功能設計的缺陷,一直雞肋。服務號升級成應用號,水到渠成。
訂閱號,專注內容和資訊;企業號專注辦公(CRM、OA等);應用號專注APP服務。葫蘆娃三兄弟,號令天下。
2.普及微信支付肉 搏支付寶
應用號將打通更多的線下服務,帶來豐富的生活場景應用,微信支付的普及速度進一步提升。貼身肉 搏支付寶,馬云壓力應該更大。
3.落地微信搜索穩固第一入口
在PC端,大眾以獲取信息內容為主,而在移動端上,大眾更需要獲取服務或者是承載服務的應用。
隨著應用號的繁榮,更多的服務將在微信生態里落地。微信將借此強化自身的應用搜索功能,縮短用戶獲取最終結果的路徑。
4.微信廣告拓展新的收入流量池
除了游戲之外,微信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朋友圈廣告和公眾號廣告。據說這兩個廣告業務為微信帶來每年100億的收入。
廣告背后是流量的消耗和稀缺,要想持續挖掘這個金礦,必須不斷拓展新的流量來源。應用號,將刺激更多流量的產生和循環。
5.微信Store沖擊應用分發市場
微信會不會推出Store商店,或者應用推薦榜單,需要觀察。但應用號有可能幫助微信探索一條新的模式,即以社交傳播的方式分發應用,而不是主要靠榜單下載。
微信將成為現有分發渠道最強有力的挑戰者和營收上最強悍的掠奪者。
微信實現了人與人的連接,應用號則可以讓微信成為連接人與服務的重要通路。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這可能是微信生態里,迄今最大的紅利。
問題是,微博機會沒抓住、微信公眾號機會你錯過了,那么應用號帶來的紅利,你能抓住么?
該如何進入這個藍海市場,恐怕是當前大家關注的焦點。白鷺時代聯合創始人張翔認為,第一,要有技術實現能力,第二,要找準細分的領域。
他表示,應用號就是“輕應用”,是基于HTML5 技術的Web App。技術圈存在Native App 和Web App 之爭,兩者滿足了不同的場景和需求。未來將會是幾個原生超級App+Web App的天下。
APP的價值在于使用率而非安裝率,手機可以安裝多個APP,但常用的一定就這么幾個。用戶的時間,被高頻、具有強黏性的超級APP所擠占。
微信是目前最大的超級APP,而應用號就是無數個輕應用和Web APP。這就是超級App+Web App 形態。
方向選擇:贏在小而美的細分領域
中國已經進入垂直細分社區的時代。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圈子里,有著不同的屬性而劃分的標簽,比如釣魚協會、比如高爾夫俱樂部。
作為全球知名社區軟件Discuz!的原副總裁,張翔表示:Discuz!在全球擁有超過200萬的網站使用,這些網站最后生存下來的,大多數都是專注服務在很窄的細分領域。細分有很多維度,興趣、年齡、行業、地域等。例如專門做爬行動物的、紡織品的、同志社區,還有各地的門戶網站,都在各自領域建立起競爭力。
未來,微信里的輕應用和網站一樣,可能會隨著應用數量的激增和同質化,專注于細分領域的小而美的APP或將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