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荊棘,又陷泥潭
企業信息化建設剛剛走出荊棘遍布的原始森林,正準備斗志昂揚的大干一場,卻又陷入泥潭。孤島林立、接口不統一、信息化投資效率低下、建設無章可循......投入大量資金、人員,結果卻耗時費力,信息化建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一團亂麻,無處下手。信息化建設為何總是看不清方向?是什么問題導致信息化建設的窘境?
看大象跳舞
要想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看看頭部企業——華為的信息化發展歷程,華為信息化建設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8年之前是無序的信息化建設階段。
第二階段:1998-2008年是華為師從IBM學習先進的企業架構理念,進行企業變革的信息化建設階段。
第三階段:2008年以后是華為融合企業架構理念,信息化促進企業高速發展的階段。
2008年,華為開展了EA(企業架構)項目;2009年,發布了華為EA Framework 1.0(企業架構框架1.0),成立了EAC(企業架構治理委員會)和高級架構團隊;2010年華為借鑒TOGAF方法解決方案架構開發流程,啟動EA Method 2.0的建設工作,并于2012年開發完成EA framework V2.0(企業架構框架2.0),將EA(企業架構)方法徹底與IT建設相融合。
可以說,華為信息化成功的過程,就是與先進的企業架構理念相融合的過程。
上帝之眼
企業架構方法如同上帝之眼讓企業看清企業運行的全貌。企業架構是一只強有力的抓手,幫助企業破除新時期信息化建設的困境。
企業架構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企業頂層設計的圖紙,它抽象描述了企業的業務流程和信息化設施;完整涵蓋了企業戰略、組織、職能、業務流程、信息化系統、數據、網絡部署等各種要素;真實反映了企業的業務狀況,體現了業務與信息化的映射關系。
國外對于企業架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50年前,而我們卻剛剛起步。國際上的大型跨國企業幾乎都在借助企業架構開展科學的信息化規劃。其中,應用最廣泛的非TOGAF (The Open Group Arch信息化ecture Framework)架構框架莫屬了,在福布斯排名的世界50強企業中,80%的企業采用了TOGAF,世界著名的Open Group已經將TOGAF定義為“企業架構的全球標準”。華為正是借助TOGAF方法的力量,實現了企業發展的快速提升。
可以說,TOGAF之于企業架構,就像倚天劍之于金庸江湖。
開啟上帝視角
TOGAF這只上帝之眼能帶來什么?
1、開啟新視野。TOGAF框架可以清晰展現企業業務、應用、技術、數據。它也像一個橋梁,聯系戰略設計和信息化項目,確保業務戰略與IT戰略對齊、業務架構與IT架構對齊、管理項目與信息化項目對齊。
2、提供新方法。TOGAF的核心是ADM架構開發方法,它包含架構愿景、業務架構、信息化架構、技術架構、機會及解決方案、遷移規劃、實施治理、架構變更管理和需求管理,覆蓋企業信息化規劃的各個方面。
3、提供最佳實踐。TOGAF的框架積累了上百個企業的最佳實踐,經過了反復驗證,得到廣泛認可,能夠給信息化規劃很好的指導。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要再猶豫,是時候開啟上帝之眼了。
中培作為The Open Group官方授權機構,十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培養企業優秀架構師。為了方便更多對TOGAF感興趣的各界人士參加學習,中培偉業推出了【企業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與TOGAF9.2(鑒定級認證)】在線直播課程,課程開班時間:4月21-25日。
如果大家想獲取更多TOGAF相關認證的內容和資料,可在線咨詢或聯系您在中培的課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