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別“想不開”,當產品經理。
前一天滿懷信心,仔細打磨的產品功能和細節邏輯,第二天拿到評審會上,可能會被工程師噴得體無完膚
提一個簡單的需求變動,技術大哥卻告知改起來很復雜、這個功能做不了”;
發現產品中存在BUG,要求修復,技術回復“不是BUG,是不是你沒正確操作?”;
從產品角度和技術部門溝通,工程師說的技術語言完全聽不懂
經常有一種 “我是不是被技術大哥忽悠了?”的感覺;
……
其實,技術大哥作為腦力工作者,他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和代碼打交道了。
他們的計算機世界,很有規則性;
他們普遍記憶力很強,畢竟產品的每個細節都是他們一行行碼出來的;
他們的思維方式偏線性,邏輯性強;
他們認為一件事情最好能按照固定的流程執行,不喜歡中間突然變化或出錯;
他們欣賞自己的程序作品,遇到質疑,會主動維護;
……
作為產品經理,需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需要推進項目流程進展,所以,了解合作者的行為、思維和情緒模式,掌握不同情境下問題的快速處理方法很重要
如何向技術大哥正確提出需求?
產品經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務除了是寫PRD,還有就是講解產品需求,而需求執行者,更多的是技術開發們。
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產品經理描述的是“需求X”,但是工程師的理解是“需求Y”,最后開發出來的產品風馬牛不相及。
這里面固然有技術大哥理解能力的問題,但產品經理作為項目的積極推進者,還是需要從提升自身來改善。
需求寫好先自我審視
比如功能邏輯說明中,除了正常功能邏輯,是否有異常功能處理邏輯
例:用戶登錄時,如果網絡異常,或者用戶突然離開決定“暫時不登錄”,產品時如何處理的?
這樣的自我審視,是從技術開發角度理解的換位思考,有助于后續的溝通更流暢,也能增加技術大哥的信任。
語言表達方面,多站在用戶的角度溝通。
技術開發們通常都是一群很有個性的人,他們很自信,主觀性很強的溝通,他們不太容易接納,所以產品經理應該減少使用“我認為”“我覺得”這樣詞匯,應該多使用“我們來看一下”“用戶使用產品時會覺得”這樣的內容,給人一種解決問題的正向心態表現
綜合來說,和技術大哥提需求,產品經理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換位思考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傳播效率的改善。
如何站在技術角度思考產品?
毛主席的戰略方法最直接管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想從技術的角度思考產品,就要進入他們的隊伍中。
產品經理提完需求后,技術部門的工作正式開展起來,他們內部首先也需要做廣泛討論,這個環節,有的產品經理會選擇參加,有的不會。但有一句亙古不變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作為產品推進的靈魂人物,參與技術討論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術討論上,開發們會確定一個他們最關注的事項——技術開發成本
產品經理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充分了解他們得出結論的原因,并且在關鍵時刻成為產品的發言人,將對產品功能和用戶價值需求的原因,及時地傳遞給技術開發。這樣有助于提升產品實踐與模型的深度結合。
小貼士:遇到技術討論的問題不懂時,怎么辦?
形象化的提問,同理心優勢,將自己不了解的技術問題,形象化的方式描述出來,提問的方式讓工程師幫忙解答,合理地表達問題。
例如:咱們現在討論的是不是這個功能的數據結構?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這過程也給了工程師自我表達展示知識素養的機會,讓你們的個人關系也得到提升。
如何激發技術大哥修改需求的動力?
幫助技術設計理解“人性需求”一個產品經理所維護的團隊,一般設計業務、運營、設計、程序等角色,這些角色的分工也很明確,其實也代表著產品經理在闡述產品時的勾勒維度,總結起來大致分為功能邏輯、界面設計、需求背景和技術支持。
當然,溝通的時候,也是圍繞這幾個層面的。按照一般的溝通方式,與設計溝通,要多聊界面效果,與運營溝通,要多聊轉化率,與業務溝通要多聊產品效果,與程序溝通,當然是技術成本。
所以,如果我們有修改需求時,如果從技術本身角度來說,很容易換來程序員們的抗拒,因為技術開發就好像蓋房子,中途調整,勢必牽連很多層級的建構。
那么,產品經理還能發力的角度就只剩下了需求背景的闡釋。
一個優秀的互聯網產品,它的每一個環節必然符合人性需求的,在和技術溝通是,如果能幫他們把握產品變化的原則和驅動變化背后的人性需求本質,那么,技術在修改的時候會更加有動力,甚至迸發創造力。
這種方法,還有效在于,信息共享的意義。信息共享就是資源共享,作為能夠和老板和領導更多交流產品發展的人,產品經理應該多和技術開發溝通,消除彼此對于未知的恐懼,同時提高整個團隊里面的資源利用率。
小貼士:遇到“BUG”怎么溝通?
BUG中文含義——在電腦系統或程序中,隱藏著的一些未被發現的缺陷或問題統稱為bug(漏洞)。
如果你是技術大哥,你一定不喜歡這樣的BUG。所以產品經理在溝通這種情況時,需要照顧到他們的感受,換一種描述,比如“新增的小功能特性”。
產品的技術開發們,理性邏輯思維很強,他們習慣用實現的難易程度和系統的角度定義和設計產品,而產品經理思考時更關注與具體場景的連接,如果與技術溝通時,只講功能和邏輯,且不說會讓溝通陷入具體的功能和設計層面的溝通,但就溝通雙方的實踐能力來說,邏輯上產品經理也很難贏啊!
產品經理如果遇到問題是,可以多想想喬布斯,這位非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是如何做出舉世矚目的蘋果系列產品的,至少他的合理表達方式和技巧能讓產品為更多人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