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今天,不管是利潤好的企業還是利潤不好的企業都會因為企業轉型而發愁。
企業面臨的危機不單單是利潤多少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企業對于未來是否有足夠清晰的戰略和策略,所以今天我們來談一下企業如何做好互聯網轉型的話題。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困局
我們先來看一些數據:2018年12月,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調研報告顯示,中國網民數額的規模達到了8.29億,全年新增的網達到了5683萬,互聯網的普及率提升到了59.6%。與此同時,手機網民的規模達到了8.17億,全年新增手機網民達到了640033萬。
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現在的互聯網普及率已經是非常之高了,而且互聯網的應用程度也是非常的高。這對于企業來講,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們再看以下數據,用手機進行網絡購物的用戶達到了多少呢?5.92億,占所有網絡購物用戶比例為90%。這說明什么?說明手機網絡購物已經蔚然成風,或者說網絡購物已成為大眾生活的一種習慣。
網絡購物已是大勢所趨,對于企業來講,尤其是對于傳統企業來講,應該往互聯網或者互聯網+方面進行有效的轉型,才能順應時代。但是傳統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會因為自身特性而陷入困局。
圖片來源于網絡
那么這些困局在哪里呢?
第一,勢力的下降。傳統借勢的勢力逐漸被互聯網時代的一些特性減弱或消除。針對傳統行業,很多傳統營銷的方式都無法找到勢力,可以借的勢或者說可以利用的勢主要還是表現在資本的市場上。
現在資本所投入的方向基本都是趨向于互聯網+相關的行業。如果企業的商業模式還是生產、加工產品、招商廣告這一常用的套路,再激發員工、做績效也沒用,因為這種傳統的勢力、推動力都在下降。
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二,傳統企業怕轉型。現如今流傳一句話,不轉型等死,轉型怕轉死”。近幾年人人都在談論轉型,尤其是互聯網方興未艾,網民不斷增加的今天,爭論更勝以往。而對于銷售額在數十億的傳統大企業來講,轉型是極其痛苦的,所謂“大船難掉頭”。
大型傳統企業真的就不能“掉頭”了嗎?請聽下回分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