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文中,中培客座講師劉承道針對企業IT建設三步法框架做了詳細介紹。在劉承道講師看來,理解企業IT建設三步法框架之后,我們還需要明確企業的IT定位。那么,如何為企業量身定制IT定位呢?請看下文劉承道講師的闡述。
二、如何為企業量身定制IT定位
CIO無論是公司“新人”,還是浸淫多年的“老鳥”,都需要根據企業的現狀做IT定位。首先,立足現狀,展望未來。其次,邏輯清晰結果導向,足以讓企業領導層認同和接受。最后這個定位一定是經過營銷推廣和深入人心的。這件事情一定要做,但如何做?以下我用自己的一個案例來拋磚引玉。
我先根據企業的IT建設成熟度來把企業大致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互聯網企業和100億級以上的企業,這類企業在IT建設方面的特點是已經有超大規模的IT投入了,企業領導層對IT的價值認可度及重視度已經非常高,不需要再用力去推進。第二類是IPO前后的高速發展或者轉型中的企業,這類企業的IT建設是剛被傷過,公司領導層正處于對IT的懷疑期和陣痛期,加上IPO前缺資金,IPO后有錢不放心誰來花等等因素,此時急需要一位有高度、有規劃、有魄力、有講故事能力的CIO來掌控全局;第三類企業是初創企業,這類企業對IT的認知基本停留在無關緊要的狀態,IT負責人不是網管就是一個運維主管,建議讓子彈先飛一會,除非萬不得已,給自己定位CIO目標的戰友,就不要考慮入職了。
為何要先把企業按著以上維度分為三類,因為接下來要所分享的IT定位,主要是針對第二類企業。首先,不談降本增效因為這個階段的企業,最關注的是發展與轉型,朝著什么方向發展,把握什么樣的機會。此時,談話太過實際會顯得戰略高度不足。所以,選擇談企業核心競爭力,用三大核心與一平臺來定義核心競爭力(如圖2:企業三大核心與一平臺)。
(圖2:企業三大核心與一平臺)
一家立足做實業的企業,不是市場營銷引領產品研發促使公司發展,就是產品實力帶動市場營銷促使公司發展。當營銷和產品齊頭并進之時,第三個交付能力就會浮出水面,所以絕大多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基本都在營銷、產品、交付;但當公司規模進一步發展的要求,這三大能力就會被另外一個能力制約著,那就是管理能力,也就是一家公司的管理平臺打造的如何。
上面已經講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營銷、產品、交付+管理平臺四大能力構成,但是這跟IT建設沒有關系???
接下來進一步分解管理平臺能力,經常會在企業聽到公司管理太差,公司管理不行等等類似的詬病管理的話題。但很少人去思考一下,一個公司的管理能力到底是個什么概念,什么叫管理能力差?我在這里把公司的管理平臺定義為 組織+流程+系統(如圖3:企業管理平臺設計示例),如何理解管理=組織+流程+系統這個公式呢?請大家嘗試把你在工作中遇見的任何一個你認為是公司管理層面的問題,都往這個等式右邊的三個領域里去放置,如果每一個問題都能放進去,那表示這個公式就是成立的。
(圖3:企業管理平臺設計示例)
企業的組織能力打造那是總裁辦和HR的專長領域,但是很多企業把流程與IT合并為一個部門,比如流程與信息中心(因為流程與系統是分不開的,做系統必須包含了流程優化與固化,故下文直說IT,但包括流程與系統工作),由CIO領導并對此中心職能達成負責。
說到這里,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的用意了吧,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往下分解到管理平臺能力,又從管理平臺能力分解到IT,已經充分把IT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緊密結合在一起,并用平分天下的原則,流程與系統占據了16%以上的分量。
由此可見IT的重要性(此處應該有掌聲)。說到這里,已經用一個說法,一個跳出傳統思維模式的另外一個維度來把IT的重要性表達出來了,并取得了董事長的高度認同,因為你讓董事長跟你想的一樣:請你來,做的不是IT,而是管理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此時就可以明確表態IT的具體定位了(如4:企業IT四層定位設計示例),圖中把四層定位描述的很清楚了,這里不再重復描述。一般企業的IT只是在履行第一層定位,而且還沒有做到位,如果能做到第二和第三層定位,已經非常成功,至于第四層定位只是展望??偨Y起來一句話:四層只能天上有,人間處處是一層!
(圖4:企業IT四層定位設計示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