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甲骨文中國宣布裁員1600人,首批裁員900人,其中500人來自北京研發中心,第二批7月份開始進行,CDC面臨關閉。
公司給了半年以上的賠償,但還是阻擋不了員工的憤怒。
甲骨文這項決定是在美國宣布對中國商品征收額外關稅的同一周內發生的,因此不得不讓人聯想到裁員與其有關,這不是關于業務,而是關于國際形勢。
埃里森公開解釋:
“我認為盜用我們的知識產權為他們(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優勢……”
“不能讓中國培養出比美國還多的工程師,如果讓中國的科技公司打敗我們的科技公司,不久之后,我們的軍事也會落后于中國,我們的經濟也是如此,我們與中國存在激烈的競爭,我站美國隊,希望我們能夠獲勝,我們可不想屈居第二”。
進入中國30年,不想共謀發展卻還需要中國市場,這結局和亞馬遜一樣,不堪描述。
2010年,甲骨文在數據庫市場的份額已經超過50%,成為全球數據庫的領頭羊。甲骨文的興起,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看到關系型數據庫的市場前景,Oracle在2017年美國《財富》500強中排名81,在世界500強中排名280,營業收入37047百萬美元,利潤8901百萬美元。
其實從2011年之后,甲骨文的利潤增長就停滯不前了,進入互聯網2.0時代,大數據,云計算風起云涌,它也試圖轉型云計算,但面對幾家獨大的競爭環境,市占有率低到被歸為其他類別,埃里森逼得做起全球維權的專利流氓外,在產品上幾乎沒有創新,而如今面對公司利潤暴,巴菲特清倉,埃里森的做法,真是一如既往的秉承了他一貫的“三個堅持”作風。
甲骨文真是要慘淡收場嗎?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