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推出了全球首個5G車載模塊,成為業界首個為汽車行業提供5G通信模塊的公司。同時昨天,馬斯克在特斯拉自動駕駛活動中表示:要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自動駕駛芯片、軟件、硬件等等全套配置及方案。
而國內隨著5G技術的不斷運用,也開始推出5G駕駛,這是否意味著5G時代的智能汽車又有新一輪的角逐?
5G駕駛是車聯網,人車分離遠程介入,去年9月北京房山開放了一個5G自動駕駛示范區。區內建立了5G自動駕駛道路,設置了10個5G基站、4套智能交通控制系統、32個車路協同(V2X)信息采集點位、115個智能感知設備,并借助于5G網絡的速度和覆蓋優勢,通過傳感器等設備把信息和數據傳遞給分析端,同時開通遠程視角,讓人可以看到駕駛的所有動態,有必要時能通過遠程介入調整行駛中的車輛。
而自動駕駛則更強調車本身的智能性,像特斯拉很大程度上依賴于4G技術,其中,包括8個車身周圍的攝像頭,12個最新的超聲波傳感器,1個增強版前向毫米波雷達以及處理能力將比上一代高40倍的車載計算設備NVIDIA’s Drive PX 2,特斯拉智能性在于軟件能夠進行深度學習,這和它本身是商業用車有關。
當然5G駕駛和自動駕駛只是對國內外兩種智能汽車的表述,這個差異隨著新科技的運用而變得越來越小。
自動駕駛目前有一個通用標準,它分為6個級別:
L0為駕駛員駕駛;
L1-L2是輔助駕駛,自動導航,自動剎車等;
L3是高度自動駕駛,不需要駕駛員操作任何東西,但需要駕駛員做到駕駛座上處理應急情況;
L4-L5是全自動駕駛,完全達到人類的駕駛水平,不需要駕駛員坐到駕駛座上。
目前全球自動駕駛基本上還處于L2-L3階段,而完全脫離人為干預的L4-L5限制條件太多,運用范圍太窄。
特斯拉是商業用車,不能夠像5G駕駛那樣從里到外甚至基礎設置全副武裝,只能不斷的提升汽車的智能性。真正離自動駕駛距離普及還很遙遠,它需要配合自動駕駛相關的周邊產業鏈的完善,基礎設施的不斷建設,甚至連交通系統也得重新設計,這在未來10年內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另外人們對于自動駕駛沒有安全感,即便輔助駕駛目前已經很成熟,但是任何事故或者負面的輿論都會讓該它迅速跌入谷底。
當然,自動駕駛的市場巨大,不管是自動駕駛還是5G駕駛,未來智能汽車的普及之路必然離不開5G網絡,華為提前布局能否在自動駕駛普及之路上占據主導呢?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