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先進制造伙伴戰略”到英國的“高價值戰略”,工業互聯網已成為主要工業國家搶占國際制造業競爭的制高點。作為當前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和戰略焦點,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有著緊密的聯系。
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到底有何關系呢?可以說,工業4.0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PS)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基于信息物理系統CPS、物聯網IoT和互聯服務IoTs產生的大數據流(即工業大數據)的采集與分析,云計算形成個性化或私人訂制的智能生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智能工廠。2、智能制造。3、智能供應鏈。4、智能服務。
德國工業4.0平臺著力于推動制造智能化;IIC所著重的工業互聯網,涉及的領域比較廣,強調是跨領域的互操作性。顯然,工業互聯網這個理念也適用于制造業,然而德國工業4.0的架構,更深入地探討制造業的具體的技術框架問題。
當前全球工業市場正面臨著巨大的變革:更新周期縮短、差異不斷變大、產品個性化突出、向服務化延伸,構建的兼具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突破了傳統的行業界限,催生出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的價值網絡,重組產業鏈分工。
智能制造在不斷獲得數據的驅動,從智能制造到工業互聯網平臺,核心都是利用數據和模型,優化制造資源的配置效率。
工業互聯網并不等同于智能制造,區別在于數據的跨界和業務的邊界上是否有所突破。當下,太多人過于重視平臺能力,而真正的工業互聯網講的是生態,資源優化從描述、診斷向預測、決策不斷深入,從單機設備、生產線、產業鏈再到產業生態不斷拓寬。
我們的生態如何來構建業務體系,如何跨界,才是工業互聯網成功與否的關鍵。而決定工業互聯網發展方向的,一定是業務驅動。我們從一開始就反對拎著一把錘子,滿世界找釘子,現在很多大數據、人工智能公司就存在這個問題。
我們需要深入到一個工業領域,造一把可靠的錘子,剛好可以去敲有需求的釘子,業務驅動和問題驅動才是產業發展的本質,而不是技術驅動。將業務、數據理清楚,評估數據,真正實現業務落地,要點就是三個要素的協同——人、場景、算法。
2019年全球工業互聯網會舉辦一系列的活動,進行推廣,更好地發揮行業示范引領作用。4月12日,2019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將在浙江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活動內容主要由峰會、大賽(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大賽)和博覽會三部分組成。
總的來說,2019年在全面推進重點產業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建設,以促進傳統動能改造升級和新動能培育壯大,全面提升制造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