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基本的零售體驗并沒有太大變化:進入商店,尋找合適的產品并進行購買。但隨著人工智能發展和運用,這可能會徹底改變這種傳統的零售體驗,并通過個性化,自動化和提高效率將其提升到新的水平。
1.eBay智能服裝店
2014年,eBay智能服裝店為客戶提供一個觸摸屏大鏡子,客戶瀏覽店鋪中所有商品,將感興趣的統統加到試穿列表中提交試穿申請,稍等片刻它們就會被導購員擺放在試衣間中。
2.Lowes使用機器人來定位物品
2016年,Lowe公司在舊金山灣區推出了由Fellow設計的自主零售服務機器人LoweBot 。LoweBot能夠以多種語言查找產品,并幫助客戶有效地瀏覽商店。
3.星巴克Bot輕松訂購咖啡
2016年,星巴克推出人工智能程序聊天程序,通過語音或文字進行復雜的訂單任務。
4.玉蘭油使用AI來個性化護膚
2017年,玉蘭油推出Olay皮膚顧問,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玉蘭油客戶可以獲得個性化的護膚治療,而無需看皮膚科醫生。通過Olay的皮膚顧問,顧客可以拍攝自己平凡的臉型,該應用程序使用AI來判斷皮膚的真實年齡。該應用程序評估皮膚健康狀況,并通過個性化的皮膚護理方案建議為問題區域提出建議。
5.優衣庫可以通過AI閱讀思維
2017年,優衣庫在商店里安裝了智能顯示屏向客戶展示各種產品。顯示屏會通過神經遞質測量每個人對顏色和風格的反應,根據每個人的反應,顯示屏智能推薦產品。
6.亞馬遜智能零售
2018年,亞馬遜開了家無人超市--亞馬遜Go。顧客可以簡單地走進商店,從貨架上拿走他們想要的東西,然后走出去而無需通過收銀臺。整個商店的傳感器和攝像頭跟蹤客戶購買的內容,他們的亞馬遜帳戶在他們離開時收取費用。AI有助于創建快速無縫的購物體驗,因此客戶不會排隊等候。
7.沃爾瑪部署機器人掃描貨架
2018年3月,沃爾瑪推出貨架機器人,90秒就能掃完一組貨架,比人類的工作效率高出50%。
2017至2018也是國內智能零售迅猛發展的一年。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智能零售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1-7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36617億元,同比增長33.7%。是同期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3倍有余。
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推動以及日益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支撐下,超市、專業店等傳統零售業態與電商平臺深度融合,不斷涌現出更注重消費者體驗的新業態。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