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傳言無所不在,人們普遍認為,機器仍然無法像人類一樣進行思考。然而近幾年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機器已經能夠學習了。可以說,人類正在加速進入一個難以被預見的全新領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想見見李開復,這位人工智能的布道者。
在一期欄目中,李開復博士深度探討了人工智能的應用。在李開復博士的觀念里,大多數人對人工智能的未來都沒有任何概念,而許多人還有著錯誤的理解。但他相信人工智能會帶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改變,其改變之大,甚于電力的發明。
李開復認為他在北京創辦的投資機構創新工場孕育了不少億萬級的公司。中國是投資人工智能最好的地方,他便投資了50家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他說:我們有10家估值為10億美元級別的公司,其中還包括百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李開復非常認可機器能看出來孩子們是否對數學感興趣,也能看出別的孩子是否對詩歌感興趣。另外,李開復認為這些人工智能系統在未來可能還能夠幫我們選出鄉村里的天才兒童。當然,人工智能系統還能幫助創建個別的學生畫像,讓老師知道學生會在哪些地方發生困惑,老師就能針對不同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門的解答。可以說,教育領域的革新勢必會跟人工智能緊密相連。
李開復曾提到過,“硅谷的壁壘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在他看來,只要一提到計算機、網絡、移動設備和人工智能,大家都會想到硅谷,它是世界技術革新的唯一中心。但近五年來,我們會發現,中國的人工智能水平已經逐漸接近硅谷的水平了。因為中國存在一個優勢,就是所采集到的數據量很大,而數據量越大,人工智能水平就會越高,這跟“懂得越多,越聰明”是一個道理。
在欄目中,李開復又多談了些AI的另一威脅,他探討了即將到來的職業消亡。他說:“人工智能將以持續增長的態勢替代可重復性工作,不僅是藍領階層的工作,還會有很多白領階層的工作”。他還認為,比如司機、卡車運輸業者,任何以駕駛為生的人,他們的工作在未來15年到20年內都極有可能被自動化替代,而另一些看似有點復雜的工作大廚、服務生,很多事情都會實現自動化,我們會見到自動化商店,自動化餐館。總的來說,在15年后,可能全球40%的工作很可能都將會被取代,而取代的速度還會比之前的技術革命更快。
實際上,現在有很多關于AI的炒作和夸大宣傳,李開復認為,我們要清楚它并不是通用智能,人工智能系統可以識別人臉、讀出文字,卻不清楚孩子們為何要在教室里學習,或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可以說,人類的靈魂是崇高獨特的。他堅信,我們對自身還欠缺通透的理解,在神經網絡和計算機算法中,有很多愛意和同理心也是沒法解釋的。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