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未來的天下將與量子計算機緊密相連,而今量子計算機的研發的確越來越受人重視,那么,量子計算機的面世是福還是禍呢?
前不久,網上瘋傳一篇名叫《忘掉劉強東,美國突然宣布大消息!一場風暴要來了!》的文章,主要是說美方宣布消息稱,三年后,第一臺量子計算機即將面世。我們研究了數十年的量子技術,終于要成功落地,進入實用環節了。這一消息震驚全球,后有專家指出,這并非實情。量子計算機技術從研究到實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也許10年,20年,50年……
量子計算機和傳統計算機相比,可謂是大相徑庭。比如說,要破解現在常用的一個RSA密碼系統,用當今最好的計算機可能要用60萬年,如果用具有一定儲存的量子計算機來破解,可能還花費不到3個小時。當然,量子計算機的作用遠不止是解決一些經典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問題。我曾看過一個很有趣的比喻,其中說量子計算機就像是孫悟空一樣,可以變出很多小孫悟空,然后走不同的路一樣,搞平行計算。這也就是說,一臺量子計算機可以化身成千千萬萬臺計算器,同時開工做算術題。
單從量子計算機處理大數據的能力、計算能力來看,我們可以說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將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助力。倘若量子計算機真的生產出來了,推動最大的將是人工智能領域,屆時我們還能不能很好的控制人工智能呢?
眾所周知,在2016年3月9日,人工智能AlphaGo以4:1的成績打敗了世界圍棋超一流選手李世石。而李世石贏的那一局,只是因為阿爾法狗有程序BUG。后來,圍棋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表示不服,便與谷歌的阿爾法狗約戰,最后被殺得毫無還手之力后,突然崩潰大哭。他說:"Master的下法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的認知!"圍棋作為智力游戲的一個堡壘,竟被人工智能給打敗了,如果量子計算機的出現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那局面真不知道人類能否控制得住。
現在量子信息產業正處于萌芽期,未來顛覆力巨大。由于量子計算機可能會突破傳統的互聯網安全程序或其他密碼,其技術對國家安全意義十分重大,所以目前大多數專家還是十分支持其發展。但目前該技術仍處于初級階段,要想實現落地,肯定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