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事件,對我們來說永遠是一塊志氣的磨刀石。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中國通信產業在高端芯片技術上的整體缺失,我們需要在關鍵領域關鍵技術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否則就會受制于人。
國內企業使用的芯片基本都是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購買的,因為從技術上看,中國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中國的不少科技公司都意識到了芯片為核心的底層技術的重要性,便給一些大企業投資啟動芯片項目,比如阿里、格力等企業。前段時間,華為、小米在布局芯片的巨頭也加大了力度。
華為近幾年都在研發自有定制化芯片,前些天華為就對外公布了多款芯片,向外界展示了其在芯片方面的實力。其中最亮眼的屬于搭載了自研凌霄CPU和Wi-Fi芯片的榮耀路由Pro2。另外,為配合智能型手機出貨,新一代采用臺積電的Kirin 980手機芯片已量產出貨。據官方報道,2019年即將推出超低功耗、高性能的IoT芯片,我們敬請期待。
7月4日,在一年一度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CEO李彥宏宣布推出由百度自主研發的中國首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侖”。擁有高性能、高性價比、易用3大特點,也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業內設計算力最高的AI芯片。這種彎道超車的方式可以說給我們帶來了很大希望。
在前不久的杭州云棲大會中,馬云親自宣布:阿里成立獨立的芯片企業。并起了一個怪異的企業名稱,叫“平頭哥”半導體公司。這家公司旨在開發人工智能芯片和嵌入式處理器,用來支持阿里巴巴龐大的云計算和物聯網業務。成立這個公司可以說是進軍核心高科技領域的標志。
據媒體公布,騰訊也投資了上海的一所AI芯片初創公司。據了解,其產品是針對云端數據中心開發的深度學習高端芯片,專為云端AI訓練設計和優化。除此之外,國內還有一大批AI芯片創業企業玩家。
國內不少投資人認為,雖然在芯片領域我們和國際先進水平有很大差距,但我們在AI領域可以說是和他們同一起跑線,若是結合人工智能不同賽道去做芯片,打造AI時代的中國“芯”力量,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我們意識到了這一點,也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雖然這條路很長,但也只有靠我們自己才能走下去。還有不管怎樣,我們始終都要切記:研發是第一步,規模量產形成產業鏈,迭代更新、良性循環更為重要。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