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框架的出現是對商業技術增長的一種回應,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當時計算機系統剛剛在工作場所站穩腳跟。公司很快意識到他們需要一個計劃和長期戰略來支持技術的快速增長,這對今天來說仍是如此現代EA策略將這種理念擴展到了整個業務,而不僅僅是IT,以確保業務能夠與數字轉換策略和技術增長保持一致。EA對于正在經歷數字轉型的大型企業來說特別有用,因為它專注于將遺留流程和應用程序整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更加無縫的環境。
企業架構的目標:EA以組織的業務需求為指導,可用于規劃信息、業務和技術如何一起流動。對于那些試圖跟上云計算、物聯網、機器學習等將來推動數字轉型的新技術企業來說,這已成為一項優先事項。EABOK表示:“該框架成功地將人、數據和技術結合起來,展示了信息技術組織內部相互關系的全面視圖。”這個過程是由“從所有者、設計師和建設者的角度對整個企業的全面了解”來驅動的。與其他框架不同的是,它不包含一個正式的文檔結構;相反,根據EABOK的說法,它旨在提供一個更全面的企業視角。
其實,業務架構從誕生之初就很清楚地定義了自己的使命:面向復雜系統構建。也就是說,業務架構同其他架構一樣,目的也是要降低復雜度,更好地規劃系統,因此TOGAF是將業務架構歸屬于IT戰略部分。但是從本人的實踐經驗看,業務架構不僅具有上述作用,其更突出的影響是對參加過業務架構設計工作的業務人員的影響,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結構化能力、企業級觀念和意識都有明顯的改變,所以,應當將業務架構從IT戰略中獨立出來,更多面向業務人員,以充當業務與技術之間的橋梁。當然,業務架構真正要承擔起這一職責,還需要改進、簡化業務架構設計方法,對業務人員更友好,并且堅持使用業務架構方法做企業級需求管控,否則,熵增一定會將已經建好架構秩序回歸混沌狀態。
企業架構的分類可以分為兩大部分:
業務架構和IT架構,大部分企業架構方法都是從IT架構發展而來的。
① 業務架構:是把企業的業務戰略轉化為日常運作的渠道,業務戰略決定業務架構,它包括業務的運營模式、流程體系、組織結構、地域分布等內容
② IT架構:指導IT投資和設計決策的IT框架,是建立企業信息系統的綜合藍圖,包括數據架構、應用架構和技術架構三部分。
對比RUP和其他主要關注于實現的規程,企業架構領域原則上的關注點是企業范圍內的業務需求的識別、規范,及優先級劃分,感覺它也是一個做企業信息化規劃的方法。我認為,做工具型產品和企業級產品有個差別,那就是做企業級產品需要由工具型產品的產品型公司向咨詢類的服務型公司轉型。
TOGAF框架是一個企業架構方法,它本身具有很好的體系性,但缺乏比較具體的方法指導,這讓學習者會有較陡的學習曲線。再加上會遇到很多晦澀難懂的詞匯,這也會讓初學者更難掌握這門方法。中培偉業公開課培訓將讓大家在4天內快速掌握一個系統化的架構方法,給企業信息化規劃和企業架構開發帶來的新的思考和指導。經過不懈努力,中培偉業TOGAF認證已經獲得The Open Group的正式鑒定授權,中培由此成為國內第三家獲得該授權的機構,也是唯一一家以TOGAF認證培訓為主導的機構,這是中培偉業發展歷程中獲得的又一輝煌成就!
想了解更多請訪問中培教育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