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世界實體制造工業什么詞最火?答案是工業4.0。當前中國工業界哪個詞最熱?答案是中國制造2025
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為各位同仁解讀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相關產業變革之聲帶來的社會形態革命的故事以及相關涉及的崗位工作內容,認識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的關系并梳理行業脈絡與動態,并藉由中培偉業打造的《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最佳實踐》課程體系,為廣大有志之士及行業人員提供一點從業建議和發展方向。通過中培偉業提供的相關課程,獲得由中國信息化培訓中心頒發的《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建設管理師》證書,為從事相關行業的專業技術人才助力,加強職業競爭力,獲得更好的職位躍升。
2010年7月,德國政府發布《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報告,該報告提出了十大未來項目,涵蓋能源,經濟等社會重要層面的議題,工業4.0是其中之一,也引發了工業界的深刻討論與社會生產方式的深度變革。該項目由德國聯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技術部聯合資助,投資預計2億歐元,旨在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伙伴。其技術基礎是網絡實體系統及物聯網。
在中國而言,2014年的12月,中國制造2025概念被首次提出并在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中國制造2025的宏大計劃,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文件?!吨袊圃?025》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提及了8個方面的戰略支撐和保障。
德國的工業4.0是利用物聯網系統將生產中的供應、制造、銷售信息數據化并最終實現個性化的工業定制。而中國制造2025更多地發揮自身優勢并加強短板,強調智能制造的深入進化,在強大的互聯網產業帶動下同智能制造化工業進程結合、捆綁,達到實體工業的革命性轉變,提升國家裝備制造業的水平并實現工業實力的整體抬升,將中國制造打造成高端、科技、引領時代的國家名片。
工業4.0和中國2025規劃都離不開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及智慧物流的三個環節,而2025規劃則更結合中國國情,提出互聯網+的無限業界空間想象,增強物聯網的融合性,增強互聯網的耦合度,從產品的設計到生產再到運輸及銷售全程同個性化定制打通,實現高度智能化的生產場景,提供社會變革的強大生命力。
個性定制化生產,3D打印,工業智能機器人的大量部署等各種因素影響下,中國制造2025正在飛速實現預期目標,而目標的實現最終還是需要各種專業人才的專業技能來實現,而因為2025規劃的戰略性,身兼理論與實踐專業素養的高端人才需求量激增,而從業人員的資質審核是個邁不過的門檻。
正是基于以上考慮,中培偉業聯合中國信息化培訓中心,引進中央財經大學等知名院校的信息化專家及行業帶頭人,特舉辦《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最佳實踐》課程,為來中培學習的各路專業人士提供行業前景動態展望,國家政策解讀,智能化生產、智能工廠與智能服務、云計算與物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同智能制造關系等的詳細剖析推演,并結合制造業典型案例做好智能制造頂層設計解讀,深入了解和熟悉ERP、PLM、APS、MES、CPS等系統的操作和在實踐中的優化及架構建設,同時獲得由中國信息化培訓中心頒發的《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建設管理師》證書后,在儲備足夠的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系統知識的同時更有從業保障,進而增強職業競爭力,在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擁有足夠的信心。
中培,中國領先的一站式企業信息化培訓提供商!
中培IT教育培訓,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建設管理師的成才搖籃!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