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區塊鏈,人人似乎都能說兩句,也被炒的很火,但是真正懂得人中國估計不會超過三位數。
我們在談論區塊鏈的時候更多地是在談論相關幣種的漲跌如何,能否賺錢。但是忘記了區塊鏈背后的技術才是當今社會急切追尋的、需要的。在web2.0時代,一切是以中心化來完成互聯網的數據使命和相關應用的落地實現。任何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巴不得自己就是王者,平臺化的理念下,用戶數據即價值。我可以無限制使用個人數據然后給你提供服務,推薦推薦再推薦,最終更順暢犀利地完成自己的營銷,而所有人卻不勝其擾。或者說每個人都成了平臺數據的一部分,被平臺綁架并苦不堪言。
所以在2009年中本聰的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交易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幣宣告降世后,區塊鏈概念被越來越多地提及并炒得火熱。
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而比特幣生來就帶有這種貴族氣質,就是去中心化本尊它本尊的親兒子。為的是更好地實現社會交易方式的變革并通過交易革命影響社會變革。去中心化的發行機制,相對傳統貨幣的中心化發行(一般由央行來發行),更具有前衛性質與社會變革的領袖氣質,故而瞬即吸引了大批擁躉(dǔn,小編是不是很貼心?送花~~~)。而且它設計的時候已經定死了是固定恒量的,只有2100萬枚,不會濫發或者損減,也確定了其作為貨幣屬性的基礎。
但是筆者在此說的重點不是在貨幣上,而是其所帶來的母體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這個巨大的革命意義上。在中心化時代(當今以及今后很長的時間段內),個人的數據是被動型的,是被支配的,也就是說你的數據不屬于你,而屬于提供給你的各種平臺,而人工智能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這種基礎上通過海量數據來實現學習使命(所以人工智能在筆者看來只是人自己造出來滿足社會支配,減輕人的工作的產物),但同時這種存在形態很可怕,任何人沒有隱私可言(你所認為的安全根本不存在的!<君不見扎克伯格的電腦也是擋住攝像頭的,但是這也只能預防一部分視覺數據>),我們就都是一個個被人利用的數據符號!
而去中心化,就在于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數據符號,每個人都擁有獨立的可支配數據權限,如果你使用任何工具或應用,你選擇釋放你的數據,讓第三方來判斷你的數據該怎么理解。就像區塊鏈和比特幣的專屬身份認證,每個節點都是不可逆的,而又是在監控范圍以外的(注意,這里不是說交易沒了保障,而是交易的安全性是不會被隨便窺探的,但是每一筆都有溯源)。每個人都是網絡節點的一部分,但是不會產生中心化的大的數據提供(其實是使用)平臺來支配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這種現象很長時間內都會存在,或者是平衡性的動態存在)。打個比方,中心化就相當于”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去中心化就好像”民主選舉產生首腦”。而顯然前者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少,簡單、暴力,更容易成功。而社會形態在人類行成這么多年已經長期存在,所以去中心化的理念雖然很美好,但是任重而道遠。
所以我們看到幣圈諸如李笑來之流的玩幣者,只不過是利用了人性的貪婪實現了一把中心化的收割,其群體在于并不看重技術本身的價值,而純粹為了投機,將眾多的小白引誘進菜籃子韭菜園子里,養肥了,催熟了,突然發現不是那么回事,想跑想離開,但是因為困于藩籬已久,而園子的主人早已收割后轉身離開,用去中心化的概念把小白收攏到中心然后飄然而去。人性貪婪,玩火終會燒傷自己。
突然想起了之前那個真格基金徐小平的微信群:
是的,區塊鏈時代已來(其實還有很長路要走),但是別被貪婪沖昏頭腦,17世紀的郁金香泡沫已經重演了很多次,我們要做的不是被資本支配,而是用技術更好地服務社會并改造和進行社會的革命。歷史不會重復,但是會押韻注腳。人人皆可享受時代的浪潮,但是也能在浪潮中被拍死。
為了生活得更好一點,為了離未來更近一點,你還不去擁抱區塊鏈技術?此時不學更待何時,少年?如果你根骨清奇,那么跟我來!咱們去中培學習區塊鏈!跟我念:區塊鏈,區塊鏈,中培技術火花帶閃電!要想迎娶白富美,還有歐巴大長腿,選擇中培不后悔!揮舞你的雙手,邁動你的雙腿,區塊鏈實戰,中培不讓你的人生留遺憾!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