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IT博大精深,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成為信息化的引領者,推動銀行業務和管理不斷創新。總的說來,隨著銀行業務環境的變化和IT的發展,銀行業務與IT之間已經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IT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推動銀行業務的創新;銀行業務對IT提出更高的要求,促進IT的技術發展。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對傳統銀行業務形成巨大的沖擊和挑戰,對銀行業務提出創新要求,進而對銀行IT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IT的靈活性、敏捷性、智慧決策支持等等。那么,在新的形勢下,銀行業的應對策略和應用架構的發展趨勢是什么呢?
中培偉業IT常青樹認為,銀行業在變革面前,需要進行頂層設計,形成業務和IT高度融合的頂層架構。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利用新技術,提高IT的適應性、靈活性、敏捷性和數據分析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銀行應用架構的發展趨勢是互聯網化、平臺化、集約化和智能化。具體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章 應用架構發展趨勢之一 業務模式互聯網化
互聯網金融從2014年以來連續三年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并明確指出互聯網金融要健康發展,傳統金融要積極應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沖擊及影響。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趨嚴,市場環境也更加規范化。
互聯網金融具有便捷性、高效率、低成本等特點和優勢,可以為用戶提供高效、靈活、便捷的金融服務。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個人、企業不再游離于金融價值鏈之外,都將逐漸變為某個價值鏈的組成部分。銀行將在價值鏈的各個環節提供金融創新服務,形成多樣化的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比如互聯網理財、投貸聯動、供應鏈金融、同業業務、扶貧眾籌、大額存單業務等,拓展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
科技驅動未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科技,包括移動支付、云計算、大數據、社交網絡和搜索引擎等,推動了傳統金融業“金融互聯網化”進程。近年來,區塊鏈、大數據征信等技術的發展,將繼續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2章 應用架構發展趨勢之二 產品建模配置化
產品建模配置化,是指采用類似面向對象設計的抽象方法,高度抽象產品模型,忽略掉一個對象或實體的細節而只關注其本質特征。抽象有利于識別產品的本質特性,進行產品聚合。在此基礎上,使用屬性配置建模的方式,產生新的產品。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比如卡業務,各種門類的卡,最終可以抽象成兩個大類,對公卡和對私卡。其它特有領域的卡業務,可以基于這兩類基本卡,進行參數配置建模。
3章 應用架構發展趨勢之三 應用設計場景化
對于業務價值鏈上的客戶來說,金融不是終端需求,只是衍生需求。因此,金融機構如何更好的連接應用場景,是業務發展的關鍵。
應用設計場景化正是將當前的產品和服務通過互聯網的手段嵌入到具體場景,其基本出發點是關注用戶的實際體驗和用戶感知,從實際場景和實際生活出發,滿足個性化的場景需求,設計貼合用戶實際需求的產品功能。
比如轉賬匯款實際是一個銀行術語,與實際的生活脫節。銀行通過場景化設計,在不同的場景下,調整為不同的方式。吃飯有AA付款方式、過節發紅包等,貼近實際應用場景,簡單、直接、沒有歧義,更便于使用。
4章 應用架構發展趨勢之四 技術架構平臺化
面對競爭激烈、多變的業務環境,需要提升IT的敏捷性、靈活性和可靠性。而如何持續提升IT的整體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呢?答案是構建“大平臺、微服務”的整體應用環境。平臺化有利于銀行進行企業軟件資產積累、沉淀和復用。
銀行業大多已經實現了基于SOA的基礎技術平臺架構,建立了企業服務總線平臺、統一企業流程平臺(BPM)、統一的文件共享平臺等。在應用集成和流程整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目前大多數ESB僅僅是系統間互通互聯的紐帶,缺乏服務化的支撐,包括服務發布、服務部署、服務管控和服務優化等。銀行業需要沿著SOA的正確道路繼續前進,進行服務治理,提高系統的可重用性和軟件資產的利用率。
另外,平臺化的開發環境是軟件研發活動是否進入高級階段的分水嶺,基于構建化的開發平臺,有利于銀行掌控和規范系統研發的技術路線、進行開發過程管控,并逐步沉淀,形成組織過程資產。
5章 應用架構發展趨勢之五 客戶服務智能化
計算機信息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促使各類客戶服務向網絡化、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在客戶服務中心已經高度發達的歐美國家,相當多的企業實施了或者正在實施智能機器人服務系統。
客服系統的發展趨勢不再是簡單地用電話與客戶實現互動,而是要將電話、E-mail、短信、Web、手機APP、IM工具等多媒體通道與客戶實現智能化互動。
智能機器人作為一種全新的智能工具,基于智能知識庫架構,具有智能語音和智能語義的處理能力,可以完整的傳遞文字和語音信息,結合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媒體給用戶最完整的回復, 讓用戶在同機器人愉快輕松的交流中解決問題。
借助主要以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的網絡自動客服系統,可以有效減少人工成本、提升服務質量和增加客戶滿意度,進一步規范和提升在線客服渠道對客戶服務、市場營銷以及與其他渠道協同的支撐能力。
6章 應用架構發展趨勢之六 數據分析可視化
隨著大數據的廣泛實施,數據分析結果的可視化動態展示需求日益迫切。數據分析結果與3D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結合,可實現與地理位置相關的數據分析可視化視圖,包括下列類型:
(一)業務活動與信息展示:實現業務層面的過程化管理,與地理信息系統結合,形成包含地理信息的財務指標監控、核心業務運行監控、電子商務實時監控。
(二)業務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展示:以業務活動過程為監控視角,抽取業務關鍵指標,定義業務預警規則,通過對關鍵業務的量值分析,進行業務活動預警的可視化監控預警。
(三)業務流程關聯數據的比對展示:可視化展示流程執行情況,實現對關鍵業務流程的質量把控。
(四)展示數據血脈關系的動態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