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領域,騰訊公司可以說一個戰略投資大師,而Google則是一個專業的科學巨匠。這一次,這兩大行業巨頭為了HTML5產生了交集。目前,在互聯網領域,HTML5無疑是一個熱詞,其快速發展出了本身更強大的技術之外,行業當中的大型企業的推動也功不可沒。
一、互聯網服務、內容的交付模式正在改變:
為什么HTML5能火?根本原因在于互聯網需要提高運行效率。
同理,App是個效率低下的過渡產物,所以終究要被淘汰。
為什么每個人都手機都要裝一個APP呢,放在云端,所有人訪問一個App不是更節省資源嗎?這就是SaaS服務的根本邏輯。
未來的場景是全世界共用云端資源,通過無處不在的屏幕訪問。 就像《三體》所描述的場景——連馬桶蓋上都有潔廁劑的視頻廣告。
你覺得是在馬桶蓋裝一堆APP容易,還是讓馬桶蓋聯網方便呢?
云端服務/內容 > 統一調度 > 屏幕交付,這是互聯網運行的最優解決方案 ,這就是Google所看到的未來,也是ChromeOS誕生的原因。
云服務最核心的,是信息節點的充分鏈接,在現實中的映射就是無時不在的“關系”。所以Facebook一開始就大力推動HTML5,只不過網絡的限制和語言的局限,讓它在12年就終止執行,轉向Native并獨自研究新的Web標準語言。
但是微信,14年捧紅了HTML5。所以說騰訊是戰略家,深諳人性。
Google想的是,我做一個讓所有馬桶蓋能方便訪問云服務的Web 操作系統。
騰訊想的是,我讓所有人都用馬桶蓋聊天,這樣就有很多人愿意為馬桶蓋提供優質的云服務。
科學家的口號是:“這么好的東西,你們一定要用。”
戰略家的口號是:“大家都在用了,你為什么不用呢。”
二、基于HTML5的Web 應用,下一個互聯網爆發點?
智能手機的出現帶來了APP行業的繁榮,如今無論ChromeOS還是微信應用號,都在預示著下一個爆發點:Web 應用。
至少在10年之內,HTML5會是Web應用的最佳解決方案,相比12年讓Facebook大失所望的語言和硬件支持,如今HTML5能實現的功能和體驗已經在逐漸接近原生APP。
與此同時,大量可視化HTML5制作工具的出現,也將大大增大“開發者”的量級,極大的提升應用的豐富性。
國內的iH5,國外的Wix,Adobe和Google都在做這方面的嘗試。
iH5專注于人人都能掌握的可視化H5工具,據報道iH5“開發者”逾百萬,單日H5作品PV達10億。
Wix是最早的可視化Web建站工具之一,官方公布用戶數8000萬,14年估值10億美金。
國內外HTML5開發工具對比:
整體而言,國內HTML5的市場成熟度比美國高,其中的主要影響因素,一是微信的大力推動,二是中國網民對智能手機的依賴度更高。
14年,微信通過H5廣告一定程度“創造”了大量企業方的H5需求,從而激發H5開發者的大量涌現。如今有了大量的開發者和工具,微信應用號的推出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不管最終的幕后操縱者是誰,都能反映出一個事實,那就是HTML5已經成為互聯網行業受到熱捧的新興技術,這也行業對這門技術的應用前景更加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