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信息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企業越來越依賴關鍵信息系統,無數行業應用系統成為支撐公司業務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基礎架構。那么IT運維的現狀怎樣?如何提升IT運維管理水平?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標準化和完善IT運維管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進行了各種探索和實踐。結果證明,國內IT服務管理仍處于起步階段,IT服務管理處于困境,因此企業迫切尋求提升IT運維管理水平。
IT運維的現狀怎樣?
伴著IT在企業中的作用日益明顯,IT建設和IT運維同時成為了企業效率的加速器。同時,計算機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的運維已成為了各行各業單位,尤其是信息服務部門普遍頭痛的事情。本文以下內容總結幾個頭痛的主要因子,拿出來供大家參考指導,并接下來的系列課題中會對針對這些現狀提出改進措施。
現狀一:IT運維人員成本偏高
據專業調查,大多數CIO表示最關心的是IT運維成本過高。原因是在過去的5年中,很多企業都實施了很多IT系統,使得IT運行越來越復雜,也越來越難管理。同時,其中有50%的受訪CIO認為IT運維成本過高的一個原因是IT運維的自動化做得還不夠好,依靠手工流程來管理,不但使到運維效率不高,而且人力成本更是花費驚人。
同時,另一家國際知名調查機構Gartner調查發現,在IT運維成本中,源自技術或產品成本其實只占20%,而流程維護成本占40%,運維人員成本占40%。流程維護成本包括日常維護、變更管理、測試成本等;人員成本包括訓練、教育、人員流失、招聘成本等。
現狀二:處在“救火式”的IT運維控制
國內在IT運維過程中,IT員工大多數只是處在被動低效率手工救火的狀態,只有當事件已經發生并已造成業務影響時才能發現和著手處理。這種被動“救火”會導致:①.IT運維人員終日忙碌,IT運維人員日常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是處理一些簡單重復的問題;②IT運維本身質量很難提高;③再加上故障預警機制的不完善,往往是故障發生后或報警后才會進行處理,不但事倍功半而且故障還常常會出現惡性連鎖反應;④IT部門和業務部門對IT運維的服務滿意度都不高。
現狀三:簡單的自動化程度起了“反作用”
盡管IT運維管理的技術在不斷進步,但實際上很多IT運維人員并沒有真正解脫出來,主要原因是自動化不高而導致的。技術雖然能夠獲取IT設備、服務器、網絡流量,甚至數據庫的警告信息,但成千上萬條警告信息堆積在一起根本沒法判斷問題的根源在哪里。還有,許多企業的更新管理絕大多數工作都是手工操作的。即使一個簡單的系統變更或更新往往都需要運維人員逐一登錄每臺設備進行手工變更,當設備數量達至成百上千時,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這樣的變更和檢查操作在IT運維中往往每天都在進行,占用了大量的運維資源。因此,實現運維管理工作的自動化對企業來說已迫在眉睫。
就如圖中一樣,所有信息都從各個地方被收集到了這個圓圈里面,信息進去后不能主動流出來。可能會出現的情況:這個圓圈容器裝滿后會爆破,或者是溢出來;圓圈的運行速度會慢慢降下來,從而導致信息輸入的速度也會變慢。
現狀四:本是同家兄弟,卻不經常來往
這個問題主要是發生在擁有許多子公司的企業,每個子公司的系統都是獨立的,下面主要以國內銀行業為例。以前國內的銀行業沒有搞集中建設,每家銀行的各個地方分行都單獨建設和維護自己的核心業務系統,都各自配備開發人員和維護人員。
同時在運行維護方面,對故障的解決,完全依靠運行維護部門的工程師的上門服務。不管問題大小,工程師都要來回去現場解決。遇到一些技術難度大的問題,如果工程師的水平高,處理起來就快;如果水平低,甚至花上幾個小時,可能也解決不了。
雖然國內銀行業的IT運行維護管理水平,有點接近國外80年代末90年代初銀行業的水平,銀行IT結構上都采用了大集中模式。從硬件設備上來看,國內銀行不比別人差,甚至還有些領先,但IT運維管理還沒達到國外當時的水平,尤其是呼叫中心、客戶服務方面。”
如何提升IT運維管理水平?
1.轉變運維服務態度
運維管理要實現運維服務態度的轉變,即實現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
2.轉變運維管理模式
運維管理要實現管理模式的轉變,即實現從“分散”到“集中”的轉變。
3.統一運維管理流程和規范
運維管理要實現運維流程的統一和規范,即實現運維管理“過程有序、工作有據、服務有效”。
4.提升運維服務效果
提升運維服務效果要體現運維服務的可感知,即實現運維管理的“可視化”。
5.運維服務成本控制
隨著現代化運維管理向專業化的發展,“成本控制”和“服務體驗”是現代化運維管理的重要方向。
上述就是IT運維的現狀怎樣,以及如何提升IT運維管理水平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關于IT運維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