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運維人員在各大互聯網公司都有專職崗位。而根據公司崗位要求不同,每個公司運維人員的工作職責也是不同的。因此運維工作可分為硬件、桌面、系統和數據庫運維等工作。而運維團隊的主要工作就是為IT系統保駕護航。但是運維因為崗位的特殊性,幾乎是沒日沒夜的忙碌,盡管這樣還是聽到很多其他部門的抱怨。那么IT運維工作如何做的更好?
一、運維方法:
技術層面: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企業業務的不斷擴張,運維人員所面臨的系統架構越發的復雜,關聯度越發緊密。對運維人員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打造個個都是高手,對業務系統了如指掌。
1、需要運維人員快速轉變觀念,學會通過主動運維的方式應對復雜多變的 IT 問題,保證業務系統的穩定。
2、更多的站在客戶的層面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3、使用集成的運維平臺,在業務系統沒有感知的情況下實現了業務的變更、升級。
運維文檔層面:
一個好的系統或者項目,必定有很多的文檔進行支撐。
1、系統建設前期,一定要做好系統的需求文檔、設計文檔、實施文檔。在系統建設中要依據前期的文檔進行實施和設計,并生成系統相關的問題總結文檔和更新實施文檔。
2、系統建設完成后,要基于系統的業務能力和使用對象編寫操作手冊和運維手冊等。
3、業務在交付一定要文檔同行。否則系統上線后問題層出不窮,導致運維人員手忙腳亂,不知道從何下手處理,往往會讓運維人員繞很多的彎路,錯失良機。
4、文檔歸類保存:文檔也分好多種,比如配置文檔、實施文檔、設計文檔、系統規范性文檔、項目管理文檔等等。做到一式兩份,運維部門一份,檔案室一份。
5、要求運維人員一定要具備相應的文檔編寫能力和整理能力。同時一定要嚴格按照之前的文檔進行實施,有問題要學會及時溝通,并把修正后的問題更新到文檔中。
6、建立知識庫:把運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和思路,另外最重要的是運維事件的總結,記錄在案。
運維流程層面:
1、建立運維流程。要求運維人員一定要基于一個既定的規則來干活。
2、通過流程確定事件責任。業務人員專注點與運維人員的專注點不同,責任也不同。
3、使用ITIL 了(即 IT 基礎架構庫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信息技術基礎架構庫)。ITIL 為企業的 IT 服務管理實踐提供了一個客觀、嚴謹、可量化的標準和規范。
二、運維人員技術: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的企業都在強化以用戶服務為中心,專業技術為驅動的理念,可見擁有過硬的技術是多么的重要。
1、 運維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能:
運維對技術的要求是很高的,首先運維人員要對自己所負責的系統有較深的理解,全程參與系統的設計、實施與運維。一定要具備相關領域的技術積累,有較豐富的設計或者排錯經驗。
同時運維人員具備以下軟實力:如溝通能力、合作心態和文檔編寫能力。
2、運維人員一定要對現在的主流技術有一定的涉獵(云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AIOps、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等),要與時俱進。
3、經常參與線上或者線下的相關討論和交流學習。了解目前流行的 IT 技術,并學習它,思考如何將其用于企業的業務中,為企業創造價值,提升運維效率。所以具備主流技術的捕捉能力,也是運維人員的必修課之一。
三、運維現場監控層面:
監控的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通過監控,運維人員能夠及時了解到企業網絡的運行狀態。
一旦出現安全隱患,可以及時預警或者是以其他方式通知運維人員,讓運維監控人員有時間處理和解決,避免影響業務系統的正常使用,將一切問題的根源扼殺在搖籃當中。現在的監控工具可以在監控指標觸發時,自動修復一些故障,但是它最多幫你做些簡單的自動化任務,更高階的自動化任務需要運維人員具備較深的腳本和系統知識。
四、運維備份層面:
備份是一種保障機制,一般用不到,用到就是大事。備份可以說是運維人員的最后招數,用好這可以起死回生,用不好就會死無葬身之地。公司將重資產都交給運維來做,是對運維的信任,運維人員自然要對這些資產和數據負責,現在備份軟件很多,國產的、國外的,所以選擇一款適合自己業務需要的備份軟件同時制定好備份策略,不同的數據需要不同的策略設定。
通過上述介紹,IT運維工作如何做的更好相信大家已經清楚了吧。其實IT運維是一份細致的工作,運維人員一定要非常細致認真才可以。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關于IT運維的知識,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