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部門流程識別表你可能認為已經把本部門所有的流程都識別出來了。 其實不然,這個階段的工作只回答了本部門“存在”哪些流程,但卻無法回答“應該”有哪些流程。
當然,要回答“應該”有哪些流程的確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我們覺得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引導各流程所有者去思考這個問題。事實上,根據我們多年的經驗,雖然有些流程所有者不善于思考這個問題,但也有很多流程所有者對這個題目很感興趣。比如某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通過對標準人力資源模型的深入分析,發現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很多“疑難雜癥”原來是因為缺少一些標準模塊, 而且思考問題也更加系統,解決方案也更加全面。
為了讓使用者更容易地完成此工作,我們同樣設計了表格,但并不做硬性要求,可以從兩個角度思考“應該”有哪些流程。
(1)基于戰略需要。比如公司把提高客戶滿意度作為戰略計劃的重要指標。如果現在公司里客戶服務并非重點,而且流程成熟度也不高,那么現在就有必要開始考慮搭建一個客戶服務流程體系來規范和提升這方面的工作。
(2)基于改進需要。可以參考APQC通用版標桿流程清單、競爭對手流程清單及某些已成型的流程模型,如供應鏈模型或客戶服務流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