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8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包括風險管理規劃、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應對規劃和風險監控等管理過程。其管理目標是提高項目積極事件的概率和影響,降低項目消極事件的概率和影響。項目的實施過程充滿了風險。風險是一種不確定的事件或條件,一旦發生,就會對項目的至少一個目標造成影響,如范圍、進度、成本和質量。
風險管理規劃是定義實施項目風險管理活動的管理過程,其主要任務是確定風險管理活動的總體計劃,確定用于風險管理的成本和進度,分派風險管理職責,確定風險管理方法論使用的標準模板,如風險級別、風險概率、風險影響、概率/影響矩陣,形成項目的風險管理計劃。
風險識別是對可能存在的影響項目的風險及其特征作出判斷的管理過程。項目經理應該鼓勵全體項目人員參與風險識別活動,包括最終用戶和干系人。風險是不確定性給項目目標造成的影響,無論是項目業主方還是實施方都具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識別風險時,需要權衡風險和利益的平衡。SWOT(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分析法)是風險識別常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通過識別項目的優勢與劣勢,增強項目優勢帶來的機會,降低項目劣勢帶來的威脅,也可以采用以優勢來抵消威脅影響,以機會來增強項目優勢的策略。風險識別管理的成果是形成需要應對的風險清單。
風險分析是對所識別的風險可能發生的概率和影響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任務是對風險進行優先級排序,而定量分析的任務則是對風險對整體目標的影響進行項目成本和項目時間進行風險概率分析,以定量的數據對風險進行量化的優先級排序。
風險應對規劃是針對所識別的風險,制定提高機會、降低威脅的方案和措施,包括落實應對風險的人員,選擇最佳的應對措施等。對于給項目帶來威脅影響的消極風險,應該在對風險的規避、轉移、減輕和容忍等方面采取正確的策略,而對于為項目帶來機會的積極風險則要在對機會的拓展、分享、提高和接受等方面采取主動的策略。
風險監控是在整個項目中,實施風險應對計劃、跟蹤已識別風險狀態、監控遺留風險動態、識別新的風險以及評估風險應對措施有效性的管理過程,風險監控的結果用以滾動地修訂風險管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