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各企業都開始通過IT規劃以及相應的互聯網建設來助推企業的發展。但如何實現IT規劃與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的高度協同,也是很多企業的IT規劃者在努力探尋的問題。
對于當前IT戰略規劃與企業整體發展之間的協同出現問題的情況,中培偉業《企業架構與信息化頂層設計最佳實踐(TOGAF鑒定級認證)》培訓專家劉老師指出,企業IT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不能做到相互了解,會影響IT規劃的實施以及最終效果,信息技術的價值要通過提升企業運作效率、促進生產和管理的創新來體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IT規劃人員必須了解業務流程,知道信息技術的一般性如何服務于企業的特殊性,懂得如何提高效率而不是浪費資源;二、IT規劃絕不僅僅是IT部門的任務,它要求企業所有相關部門共同參加,IT部門是信息化建設的推動者,而信息化的真正主體是企業所有的部門和每一位員工。IT部門必須充分了解各部門的需求,與各部門達成一致,減少實施過程中的阻力。
劉老師指出,IT戰略規劃,尤其是傳統企業的IT戰略規劃必須與企業的發展遠景一致,以企業的發展戰略作為其基石。盲目的信息化只能造成資源的浪費,進而導致企業上下對信息化的不信任;IT規劃為企業創造價值并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需要與企業戰略相結合,在企業總體戰略的指導下,根據公司自身的現狀、能力和競爭環境的要求,制訂切實可行的IT戰略,使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步伐、重點、方向與企業的發展戰略保持一致。因此,作為IT規劃者,應該與企業高層保持溝通,最好參與到公司戰略的制定過程中,將IT規劃融入到企業戰略的制定中去。
為保持IT建設取得的競爭優勢,當企業內部組織結構調整、業務流程發生變化時,IT規劃也必須建立起分層次的調整機制以適應企業、外界環境和信息技術的急速發展。就如延展信息咨詢始終強調的那樣:公司長期的發展戰略應在相應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中期的發展規劃應該在三年左右調整一次,短期的發展計劃至少每年一次地評估和調整。這樣,公司的各種變化就能及時反映到信息基礎設施的調整中,成為企業應變和創新的動力源泉。
企業信息的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綜合與復雜的工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完善,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應多花些時間在規劃階段,摸清流程,想清楚再做,規避實施中的風險。項目最終是要落實到一個個具體的操作流程上的。將流程想清楚了才能了解難點在哪里、時間節點如何安排、如何使項目平穩地投入使用、如何幫助最終用戶更快地上手。
信息化項目中維護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塊,雖然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最終成敗。因此,后期維護問題也是規劃階段所必須關注的。做到:首先要考慮在環境和流程發生變化時,公司內部人員是否能方便地對系統進行定制和修改,靈活地應對變化;其次要考慮系統軟件的可擴展性,避免整體更換帶來的高轉換成本;最后要充分考慮系統接口的設計,與其它系統是否能夠實現信息互通。通過以上幾方面的考量,在規劃設計階段控制企業的總體成本。
劉老師最后總結道:一家企業的IT信息化建設不僅僅是讓企業看起來更“時髦”,其價值的最終體現還要看能否融入并推動企業的總體發展,這也是每一個企業IT戰略規劃者的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