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行各業與互聯網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的互聯網平臺的建設,需要IT治理站在最高處進行總領性的整合與把控。如果缺乏IT治理,企業的發展出現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將在企業運行過程中展現出來。中培偉業《IT治理與審計最佳實踐》培訓專家郭老師指出,目前,那些缺乏IT治理的企業主要存在以下9大問題。
問題一:各自為政。缺乏統一、全局的IT戰略規劃,由于沒有統籌規劃,目標不明確,標準不統一。一些地方處在混亂無序的狀態,形成了很多在權力保護下的信息孤島,缺乏共享的、網絡化的信息資源。
問題二:信息化建設領導者錯位,IT應用方案和企業業務需求之間邏輯錯位。過去的信息化工程是技術專家或技術廠商主導下進行的,而不是經濟專家或管理專家主導,技術專家或技術廠商從技術的視角去關注信息技術和設備的先進性等,較少聚焦在IT戰略和組織戰略目標的互動上,較少考慮信息技術如何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如何避免風險,如何創造新的業務和市場,和管理層溝通缺少通用的語言(非IT專業術語),因而不可避免地和企業的經營環境、經營目的脫節,而隨著設備更新的加快,許多早期的工程只剩下一推擺設,管理層看不到在IT上的投資回報,這又導致信息技術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形成惡性循環。
問題三:決策的技術經濟論證不足。信息化建設項目具有投資大、風險大的特點。由于我國信息化建設項目開展時間不長,缺乏項目決策論證經驗,同時,信息化建設項目除直接效益外還產生大量外部效益,對外部效益的量化也是一個難點。因此,許多企業和政府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缺乏科學的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技術經濟論證。
問題四:信息資源的合理應用一直是我國信息化的薄弱環節。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核心任務,是國家信息化取得實效的關鍵。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衡量國家信息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將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放在核心地位是我國推進信息化的一大特點。在信息化建設中,我們普遍存在著信息處理環境建設滯后于物理環境建設,許多單位的數據庫混亂狀況與其先進的計算機環境和網絡環境極不相稱,使信息化建設無法取得實效,造成極大浪費。
問題五:利益沖突和信息的不透明。由于任何企業的任務環境要考慮和關系的利益非常廣泛,在任何一個IT戰略決策中,都會不可避免發生利益相關者包括部門利益之間的利益沖突。所以,即使管理層要努力承擔責任,企業任何時候的任何決策都會招致某個或多個群體的不滿。一些管理層在做出IT戰略決策之前,沒有仔細考慮每一個方案會影響到哪些重要的利益相關者,更有甚者把信息化當作一種政治資本在做。那些開始看起來能為公司帶來最大利益的最佳方案,也許會為公司帶來最嚴重的后果。因此管理者必須懂得信息系統給組織所帶來的各種影響。相關領導需要仔細地考慮,當引進信息系統并產生效益的同時,還可能給企業帶來什么新的問題?信息系統是否能夠給組織各級領導的工作帶來影響?組織的工作流程是否需要變化?會不會引起新的人員下崗?等等。
問題六:IT安全治理和風險管理缺位。目前大多數組織的最高管理層都已樹立不同程度的安全和風險意識,但對信息資產所面臨的嚴重性認識不足僅局限于IT方面的安全,突出表現為重視安全技術,輕視安全管理,沒有形成合理的信息安全方針來指導組織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規劃、風險管理、應急計劃、安全教育培訓、安全系統的評估等多方面總是出現了問題才去想補救的辦法,是一種就事論事、靜態的管理,不是建立在安全治理基礎上的動態的全局管理方法。國內的信息化"就應用系統而言,幾乎所有企業的信息系統都存在隱患"。
問題七:非技術性的障礙。IT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許多人產生了一種錯誤的思維定勢:如果采用了最新的技術,就能夠(或容易)取得信息系統的成功。換言之,如果信息系統建設不成功,多半是因為沒有采用最新的技術。但是,我們不斷地看到這樣的案例:一些企業盡管不斷地試圖采用最新開發技術,然而它們的信息系統仍然沒有逃脫失敗的命運。
問題八:重硬件購買,輕軟件和咨詢服務。目前,我國信息化建設缺少專業分工,基本是自建、自用、自我服務,不愿花錢買專業化咨詢、專業化軟件開發、專業化服務,從而造成信息化建設效率低下。而發達國家的大型應用系統不但花錢買這三項專業化的建設服務,而且還買運營服務。相關統計顯示:我國在信息化投入中,軟硬比例失調,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問題九:信息化建設找不到重心。一些信息化工程和ERP項目的失敗,致使許多人認為,我國的企業尚不匹配國際上那些先進的管理模式,搞信息化為時尚早。那么,信息化到底是什么?我們究竟應該走多遠?有沒有一個測量標準用于判斷何時肯定會出現錯誤?企業在最普通而又最關鍵的部分進行計算機管理就不是信息化嗎?IT成本與利潤比例多少算是合適?關鍵成功要素是什么?不能達到我們目標的風險是什么?有沒有可以貫通業務風險、控制需要和技術問題這三者之間的橋梁?其他的組織在做什么?我們應該怎樣進行測量與比較?
中培偉業IT治理專家郭老師表示,以上問題的出現,原因歸根結底還是IT治理的缺失造成的,這一進一步凸顯了IT治理在我國乃至世界心系發展當中的必可或缺性。一個治理機制不完善的企業很難對外部競爭有積極的反應,從而很難有十分高的經營效率;相反,市場競爭的效率也來自于企業治理機制的完善,如果市場中的企業治理機制普遍不完善,企業之間就不可能進行充分有效的市場競爭。市場競爭最終要通過企業自身治理機制的改善才能使企業經營效率提高,如果一個企業自身的治理機制并不完善,而且面對市場競爭并不能持續有效地改善治理機制,最終可能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