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研發作為互聯網領域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項目構成,其項目的管理工作也給相關項目管理人員帶來了挑戰。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一個軟件研發的項目管理呢?中培偉業《IT項目管理最佳實踐》培訓專家郭老師在這里指出了其中應該堅持的六個原則。
原則一:高效
幾乎在任何領域,效率就是生命!在需求、資源、工期、質量四個要素中,很多的項目決策者是將進度放在首位的,現在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產品早上市一天,就早掙一天錢,掙的就比花的多,所以一定要多掙" ,基于這樣一個理念,軟件開發越來越追求開發效率,大家從技術、工具、管理上尋求更多更好的解決之道。基于高效的原則,對項目的管理需要從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要選擇精英成員
二、目標要明確,范圍要清楚
三、溝通要及時、充分
四、要在激勵成員上下工夫
原則二:分解
"化繁為簡,各個擊破"是自古以來解決復雜問題的不二法門,對于軟件項目來講,可以將將大的項目劃分成幾個小項目來做,將周期長的項目化分成幾個明確的階段。
項目越大 對項目組的管理人員、開發人員的要求越高,參與的人員越多,需要協調溝通的渠道越多,周期越長,開發人員也容易疲勞,將大項目拆分成幾個小項目,可以降低 對項目管理人員的要求,減少項目的管理風險,而且能夠充分地將項目管理的權力下放,充分調動人員的積極性,目標會比較具體明確,易于取得階段性的成果,使 開發人員有成就感。
段性版本化發布,以緩解市場上的壓力,減少項目組成員的挫折感,提高大家的士氣。
原則三:實時控制
郭老師發現,一些項目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項目經理每天都要仔細檢查項目組每個成員的工作,從軟件演示到內部的處理邏輯、數據結構等,一絲不茍,如果有問題,改不完是不能去休息的。正是在項目經理這種簡單的措施下,幫助他們完成了很多大的項目。我們并非要推崇這種做法,這種措施也有他的問題,但是,這種 實踐卻說明了一個很樸實的道理:如果你沒有更好的辦法,就要辛苦一點,實時控制項目的進展,要將項目的進展情況完全的實時的置于你的控制之下。
上述的方法中對項目經理的個人能力、犧牲精神要求是很高,我們需要有一種進行實時控制項目進度的機制,依靠一套規范的過程來保證實時監控項目的進度。如在微軟的管理策略中強?quot;每日構建",這確實是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即每天要進行一次系統的編譯鏈接,通過編譯鏈接來檢查進度、檢查接口、發現進展中的問題、大家互相鼓勵互相監督。
實時控制確保項目經理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證項目具有很高的可見度,保證項目的正常進展。
原則四:分類管理原則
對于不同的軟件項目其項目目標差別很大,項目規模也是不同的,應用領域是不同的,采用的技術路線差別也很大,因而,針對每個項目的不同特點,其管理的方法、管理的側重點應該是不同的。就像古人講的,"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對于小項目你肯定不能象管理大項目那樣去做,對于產品開發類的項目,你也不可能象管理系統集成類的項目那樣去做,項目經理需要根據項目的特點,制訂不同的項目管理的方針政策。
原則五:簡單有效
項目經理在進行項目管理的過程中,往往會得到開發人員這樣的抱怨"太麻煩了,浪費時間,沒有用處",這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當然這樣的抱怨要從2個 方面來分析,一方面從開發人員本身可能存在不理解,或者逆反心理的情況,另一方面,項目經理也要反思:我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是否簡單有效?搞管理不是搞學術 研究,沒有完美的管理,只有有效的管理,而項目經理往往試圖堵住所有的漏洞,解決所有的問題,恰恰是這種理想,會使項目的管理陷入一個誤區,作繭自縛,最 后無法實施有效的管理,導致項目的失敗。
原則六:規模控制
該原則是和上面提到的其他原則相配合使用的,即要控制項目組的規模,不要人數太多,人數多了,進行溝通的渠道就多了,管理的復雜度就高了,對項目經理的要求也就高了。在微軟的MSF中,有一個很明確的原則就是要控制項目組的人數不要超過10人,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也和項目經理的水平有很大關系。但是人員"貴精而不貴多",這是一個基本的原則,這和我們上面提到的高效原則、分解原則是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