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項目管理作為互聯網領域綜合性的管理行為,這也意味著其復雜性。一些項目經理常常因為經驗不足和錯誤的認識而導致項目失敗。中培課堂《IT項目管理最佳實踐》培訓專家劉老師在這里介紹了項目經理常犯的6大錯誤。
錯誤一:錯誤的需求調研階段
在軟件行業,在界面設計沒有正式展現給客戶之前,所有的工作都處于需求調研階段。在我們所學的軟件工程概念模型中,這是三個階段:需求調研、需求分析、概要設計。在客戶把他們想要管理的業務模塊以及與之相關的業務數據,流程,表單交付你的時候,你千萬不要把這個階段定性為需要調研結束,寫出《需要規格說明書》就可以了。大量的實踐證明,在概要設計階段所衍生出來的需求工作量是之前的5~10倍,甚至更多,因為這要看設計人員的業務溝通能力和建模水平。
錯誤二:“忘記”項目目標
你看到這個題目什么感覺?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錯誤怎么會發生?幾乎沒有人會認為自己犯這個錯誤!“忘記”項目目標有兩種情形:一是從開始接手項目就沒弄清楚項目的目標是什么;二是雖然清楚項目的目標是什么,但卻干著跟完成項目目標無關、甚至有害的事。
錯誤三:IT技術人員不需要掌握項目管理
有這種看法的人不在少數。根據觀察,之所以形成這種看法,一是對項目的真正概念不清晰,二是對管理的概念“神話”了,把管理理解成了高深莫測,非一般人能做的事情。
錯誤四:計劃不能變
怎樣才能保證項目成功?“計劃,計劃,再計劃”,這是項目管理的最佳實踐!所以,做項目管理的一般都知道如何編制項目計劃,并且很多人能熟練的使用 Project工具,知道“80小時”或者“40小時”法則、WBS和關鍵路徑的概念。每個項目經理都會記住“計劃一旦形成,就嚴格按照計劃去執行,而不受某個人、某件事的影響”這個原則,也明白“這樣做不僅能夠減少大量資源的浪費,產品的質量也能得到保障?!彼?,很多項目經理排斥,甚至拒絕改變計劃,這往往很容易導致項目的失敗。
錯誤五:記住了“科學”,忘記了“有效”
學以致用,就怕亂用。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管理方法,都存在為了更“先進”、更“科學”而罔顧現實,盲目亂用的現象,結果“先進”和“科學”的技術、工具不僅未提高生產效率,卻成了累贅,這樣的情況到處都是,在IT項目中也為數不少。
錯誤六:畸形的盈利觀
實現項目的盈利本無可厚非,但很多項目經理往往為實現利潤不惜用盡一切手段,甚至完全“走偏門”,比如通過員工的加班加點來節省人力成本從而實現項目的利潤,這種殺雞取卵式的錯誤觀點不僅對項目不利,對企業的發展都會帶來嚴重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