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包括對產品質量的管理。當然,這離不開對產品的市場分析以及對產品全方面的把握。產品的優劣勢以及用戶對這一類產品的使用反饋。對于產品的質量管理要做好規劃,以及對產品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原有的計劃上進行創新和突破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項目質量管理首先要在項目開始前,明確什么是項目目標,以及什么是項目質量,然后再考慮如何保證質量并制定衡量質量的標準。
在企業進行項目化管理過程中,項目目標是每個人的共識,項目進度雖時有延誤但相對容易衡量也比較可控,而項目質量則屬于非常重要但卻最容易被忽視的要素。
導致項目質量被經常性忽視的原因有兩點:首先從廣義上講,項目質量不容易辨識;其次,就算知道也很難衡量和控制;而對于我們來說,管理那些不太理解的事情總是很難的。
所以,做好項目質量管理的第一步是在一個項目開始前,除了確定項目目標外,還要清楚這個項目的質量是什么,然后再考慮如何保證質量并制定衡量質量的標準。
準確識別項目質量
為什么說要準確識別項目質量呢?在很多情況下,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這個項目或這項工作的質量是什么,所以,要想管理好質量首先要清楚的知道這個項目的質量是什么。
項目管理協會給質量的定義是“滿足需求,符合適用性”。從這個定義來看,質量就是能夠明確定義和滿足用戶及利益相關者的要求。
明確質量的定義后,還要注意項目目標和質量的區別。下面舉例說明項目質量與項目目標的區別:
1)以Worktile市場部舉辦的“OKR有話說”系列活動為例:
2)以一個研發項目(或版本迭代)為例:
3)另外,以一次營銷活動為例:
以內容營銷文章為例,一篇閱讀人次2000.只有25個轉化的文章和一篇閱讀人次1000.有18個轉化的文章相比,明顯后者的質量要好一些;當然,內容質量的判斷肯定不能只看轉化率,文章打開率、停留時間、分享次數等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只是如果其他因素類似的情況下,轉化率高的文章肯定質量要優于轉化率低的文章。(需要注意一點:項目質量的衡量標準也是以項目的核心目標為基礎來制定的。)
質量管理中常見的問題
1. 項目執行節奏混亂
一個項目從啟動到落地執行往往涉及多個團隊聯動,每個部分環環相扣。
常見情況一個環節因為主觀或者客觀因素的延期,導致整個計劃被打亂,后續每個環節和關聯環節預期執行時間都被壓縮,往往執行時間的壓縮又帶來關聯的延期或者錯誤,進入惡性循環。
更糟糕的是在這個循環過程中,優先犧牲的往往是最重要的體驗打磨和優化環節(也就是這個項目的質量),以此來彌補時間成本。
2. 項目落地體驗偏差不可控
操作大型項目的人都有感觸,一個項目方案考慮的再詳細,一旦打散落到一個個團隊開始執行后,項目落地偏差就開始了。
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涉及的是目標和體驗(質量)的雙重偏差,只是目標相較于體驗更理性一些,所以判斷起來也會更容易,而項目體驗(質量)更偏向感性,也沒有特別明確的衡量標準,所以出現偏差之后基本就會是連鎖反應而且很難控制。
3. 項目效果不好束手無策
磕磕絆絆項目終于上線了,終于迎來實際考驗。然后意料之中計劃之外的項目效果完全低于了預期,眼睜睜看著用戶各種吐槽無能為力。
以上這些問題看似與項目質量無關,但實際上每個問題的出現都會嚴重影響到項目質量。因此,良好的質量管理在一個項目落地中起到的作用在于:
對項目的執行落地進行完善的管理,保證有序推進
對項目的實際體驗進行有效的管理,保證落地一致
對項目的最終效果進行提前的管理,保證臨危不亂
說了這么多,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做好項目質量的管理呢?
如何做好質量管理
1. 制定質量管理計劃
在計劃階段就要想好你怎么管理質量。項目質量管理計劃大概包括以下幾點:
質量管理的角色和職責
可以應用的工具和技術
需要哪種類型的測試環境?
團隊何時、如何衡量質量?
有哪些是需要檢查和測試的?
如何驗證可交付成果?
質量管理計劃確定后,除去人為部分因素,其他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借助工具來完成,畢竟,項目經理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將所有的節點都記得很清楚。
例如:在軟件工具中設置任務的關鍵性指標,當這些指標發生變動時,項目經理可以及時接收到變動通知。
2. 定期檢查和測試
如果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有定期的檢查和測試,團隊更有可能在起源點發現缺陷,后續會節約很多時間和費用。
3. 合理分配花費在質量管理上的精力
花在質量上的時間應該與項目規模和項目復雜程度相匹配。要注意質量成本,成本不應該超過整體收益。
4. 進行適當的測試
不要吝嗇關鍵性測試。例如,有些研發團隊在測試軟件功能方面做得很出色,但卻未能進行壓力測試。軟件被投入使用時,只要幾個用戶的時候,軟件功能表現良好。但是,當成千上萬的用戶同時訪問系統時,系統就會崩潰。此外,一定要確保端到端的測試。
“質量是每個人的責任。”
——愛德華茲·戴明
5. 保障測試時間
大多數測試發生在迭代或項目結束時。因此,測試人員經常會陷入困境。如果開發人員落后于他們的項目進度,那么測試人員就會受到不利影響。
例如,縮短測試時間。
6. 關鍵時間節點前置
我們必須應用我們的知識、經驗和創造力在客戶期望時間內交付產品。但是,項目經理必須知道什么時候協商權衡進度、范圍、質量、成本和風險。
另外,為了讓期中檢查和測試發揮更大的作用,應該將項目中里程碑事件的時間節點前置,為項目最終上線預留更多的糾錯時間。
例如:我們可以將產品的內測時間前置,項目經理重點關注內測時間而不是上線時間,首先要確保內測一定要在規定時間點完成,這樣就可以為正式上線留出更多的測試、改進時間,從而確保項目最終上線結果。
對于不同的企業來說,項目形式千變萬化,質量管理涉及細節眾多且復雜。如何精準判斷識別質量指標并最終保證項目最終效果是每個項目經理需要思考的問題。項目經理這個職位,有工作上的復雜性以及一定的難度,但是需要我們不斷的突破和學習才能有更好的管理效果。如果遇到管理不太順利的時候,就應該向前輩學習經驗,從實踐中進步。把握產品的許多方面。想要了解更多關于項目質量管理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