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師是一個項目的頂梁柱,類似于房子的中梁。因此項目管理師在項目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具有“承上啟下”和“上傳下達的”溝通作用,作為項目管理師,既要對公司負責,又要對項目員工負責。項目管理師是項目管理的中間領導者,對項目有能力決定項目的成敗。因此需要項目管理師具有一定的能力。那么一個項目管理師應具備哪些能力?如何提升項目管理的執行力?
一個項目管理師應具備哪些能力?
1、要具備溝通能力
如果項目經理不會與人打交道的話,勢必會遇到很多麻煩。所以每個項目經理應該主動先了解與項目有關的人想知道什么?雖然這些信息可能會有重復的地方,但是自己可以先將信息整理歸類,再主動給對方。同時還要注意信息傳遞的周期、方式等各方各面。
在溝通過程中,項目經理還要學會換位思考,至少要有一方可以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有機會達成共識,如果雙方不會替對方著想,想達成共識很難,溝通效果也不好。
項目管理師要站在不同利益雙方思考問題,理解各自的苦衷和期望,先達成共識,再進行溝通。但是項目涉及的利益方越多,項目管理師就越需要換位思考,難度也就越大。
2、要具備系統思考整合能力
項目管理師應該要善于化解跨職能、跨專業部門的矛盾,并及時找到各種協調方案,這同時也是項目經理重要的職責之一。如果想做到這些,項目管理師就要從全局出發,找到相關人員之間的平衡點,因為項目管理師的職責就是組建一支有集中項目目標、統一想法的組織單元。
項目管理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大家職能利益觀念改變為項目利益,但是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每個人都有自己關心的事情,項目管理師可以多從市場分類和市場趨勢角度看問題,或者從實用性和功能規格角度出發。
如何提升項目管理的執行力?
一、真正理解項目經理的角色,創造良好的組織氛圍,從而成為項目進行過程中,執行力的有力保障。
在項目的實施中,須建立一套切實可用的項目管理制度,特別是多方組成的項目團隊,更是如此。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項目實施的有序進行。規范化而且切實可行的項目管理制度,因公司、因項目而異。
合理的制度是項目管理原理、公司特點和項目規模性質、公司文化等各種因素綜合的產物。同時要嚴格執行制度,做到獎罰及時、分明。修改和完善規章制度,搭建好組織結構,規則是一個組織執行力的保障。“PDCA循環”說的就是制度制訂與執行、檢查和績效四者間的互動關系。
筆者認為項目經理首先應是有過類似本項目的項目實施經驗,對項目有一個清醒地認識,同時對該行業的相關知識有扎實的基礎;對該項目能夠做出一個科學的、切合實際情況的實施方案,無論如何,項目經理都應該熟悉和了解項目中的一項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深入掌握項目。
其次項目經理應具有協調、組織的能力。積極的和公司高層協調溝通,創造組織的大環境。總之,項目經理應該是管理和技術的結合。
二、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從而為項目的執行力提供有力的依據。
項目計劃粗細程度,是一個需要小心把握平衡的問題。越細則控制力度越大,但項目管理的成本越高;反之亦然。以國內項目目前的狀況,3個月以下的項目應細到人天,至少2~3人天;半年以上的項目,至少應到人周。這樣可以為項目的執行提供可靠的,可操作的依據。
三、根據個人的領導風格,合理使用公司賦予的權力,強化實施過程中的執行力。
利用合理的計劃,可以指導項目的實施,找出項目的關鍵路徑。如何強化計劃的作用?除了公司在制度上的支持以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成熟項目的程序文件,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軟件項目工作質量。程序文件可以是表格和檢查表,或者是這些東西的組合。好的程序文件將加快項目管理成熟過程,促進對各層次管理的支持,大大地改善項目溝通,提高項目的執行力。
上述就是關于一個項目管理師應具備哪些能力,以及如何提升項目管理的執行力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關于項目管理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