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架構的目的是將跨企業的、常為零散的那些遺留流程(人工/自動)優化進一個集成的環境,它可以及時響應變更并有效的支持業務戰略的交付。
今天的首席執行官知道通過IT對信息進行有效的管理及利用是業務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獲取競爭優勢不可缺少的手段。企業架構能夠處理該需要,為響應持續變更的業務環境所需的IT系統的演進,提供戰略背景。
此外,好的系統架構使你能在IT效率和業務創新之間達成恰當的平衡。它允許單個的業務單位在追求競爭優勢時安全地進行創新活動。同時,它確保了組織對集成的IT戰略的需要能夠被滿足,并允許跨越整個擴展企業的最緊密的可能的合作協同。
良好企業架構能夠帶來重要的業務效益,這在公司或組織的利潤或虧損中清晰可見:
1.更高效率的IT運行
2.現有投資的更好的收益,降低未來投資的風險
3.更快、更簡單和更便宜的采購
什么促使我們發展企業架構?
典型地,發展企業架構的原因在于組織內的關鍵人員具有需要通過IT系統進行處理的關注。這些人員通常稱為系統中的“利益相關者”。架構師的角色是處理這些關注,通過識別和提煉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開發顯示關注和需求將如何被處理的架構視圖,并顯示為調和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潛在沖突性的關注而將做出的權衡。
沒有企業架構,考慮和滿足所有這些關注和需求,是極不可能的。.
什么是架構框架?
架構框架是一個或一套基礎結構,用來開發大范圍的不同架構。它應該描述一個用構建塊的集合來設計企業目標狀態的方法,并顯示這些構建塊如何搭配在一起。它應該包含一套工具并提供共同詞匯。它也應該包含所提議標準的清單以及符合標準的可以實現構建塊的產品。構建塊可以是架構元模型實體的目錄清單、矩陣及圖表、功能規格、應用模塊、軟件/硬件產品及其組合。TOGAF的架構元模型,請參考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