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優秀的產品經理?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應該是持續學習,學習指導實踐,以汲取經驗以及經驗成為一種能力。但是這個標準答案實際上普遍性很差,例如如何進行有效的學習?要去哪里獲得展示所學知識的機會?至于從實踐中獲得經驗,則更加困難,許多人甚至沒有機會練習。那么有沒有一種適合所有人的成長方法?本文向您介紹產品經理的成長方法。
一、始終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其實就是要求產品經理要帶著同理心去思考,雖然同理心是天賦,但也有辦法提高。產品經理的工作精簡一下就是:通過產品幫助用戶解決問題。這里的問題,有的是顯性的,通過觀察和調研就能找出來;有的是隱性的,隱性需求就是用戶有,但不會表達出來。要發現隱性需求,就需要產品經理設身處地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這就是為什么產品經理需要有同理心。
那么怎么培養或提高自己的同理心呢?也很簡單,養成一個好習慣:隨時隨地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言行都為別人著想。一段時間之后,真正形成了習慣,你會發現自己的觀察能力變敏銳了,思考能力可以多線程了,你會本能的站在對方的角度,就有點同理心的意思了。
二、對世界保持探索欲
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是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產品經理恰恰就是一份需要不斷學習、需要創造力的工作。優秀的產品經理會放低姿態,永遠保持一顆好奇心,不斷嘗試新產品、了解新行業。只有對各種新鮮事物都去了解,對行業的發展才可能洞察先機,很多時候,一個行業高速發展的窗口期只有半年~一年,很容易就錯過了。
而且好奇心也是可以培養的,比如說給自己下達任務,app store新鮮APP排行榜挨個去下載試用。保持一顆好奇心的目的是讓產品經理多去接觸新產品、新行業,對行業動態時刻保持敏銳的洞察。
三、始終追求精益求精
靠產品讓用戶記住,而不是運營市場手段,應該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最大的成就了。而互聯網由于其“快”的基因,大多數公司崇尚先上線,再優化,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創業公司的老板恨不得今天立項、明天產品上線、下周用戶突破百萬、下月商業化實現團隊自給自足... 在現實大背景下,產品經理其實很難做到匠心,你沒有太多時間去打磨產品,團隊的第一要務永遠是活下去。
但如果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就應該在自己能夠做決定的范圍內,盡可能的去精益求精,追求一份匠心。每一次調研,更深的挖掘一下,做到更精準的理解用戶、理解用戶的需求;每一個產品功能,多想幾個方案對比,在開發資源允許的范圍內,選最好的那個;每一個流程,多考慮幾個場景,多嘗試幾個用戶操作,盡可能降低用戶上手的難度;產品的細節可能很難直接體現在數據上,不會像市場投放、運營活動那樣直接作出漂亮的增長曲線,但它可以體現一個產品的溫度。
四、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想要成為優秀的產品經理,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提高工作、學習效率的時間管理。我們常說,產品經理不一定是工作量最大的,但一定是最忙的。白天的時間基本被各種會議占據:需求評審會、競品調研會、產品方向討論會、用戶訪談會…偶爾還要客串其他部門的會,直到晚上才有時間畫畫原型。時間久了,你突然發現:明明每天都很努力,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成長?
其實就是沒有做好時間管理,一直在瞎忙,思考的時間反而少了。而且工作是工作,學習是學習,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不能忘了抽出時間來學習。學習的途徑有很多,從方式上大概分這么幾種:讀書、聽課、前輩經驗分享等。尤其是每天下班后聽聽課,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成長習慣。中培偉業平臺上有很多關于產品經理的視頻教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聽看看。
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實際上并不簡單。它要求每個人不斷自我反思和學習,然后突破自我。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產品經理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