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考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是一個針對軟件開發和系統設計領域的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其考點涵蓋了多個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考點:
1、綜合部分:這一部分涵蓋了多媒體、信息加解密技術、訪問控制技術、數字簽名、ATAM架構評估方法、構件組裝、數據庫設計、系統測試、質量屬性、數字孿生體技術、容錯、伸縮性、UML圖、用例、物聯網、RUP4+1視圖、性能、關鍵路徑、設計模式、函數依賴等知識點。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部分主要考查質量屬性效用樹、微服務架構及其優缺點、軟件系統建模、UML兩種交互圖的選取原則、Web系統架構設計、數據存儲設計、分布式鎖的缺點、Redis命令、網絡通信設計等。
3、論文:論文部分可能涉及大數據Lambda架構、模型驅動架構設計方法及其應用、單元測試方法及其運用等主題。考生需要結合實際項目經驗,闡述這些主題在項目中的應用和效果。
4、系統架構設計與理論:包括系統架構的概念、原則、方法和工具等。如分層架構、微服務架構、事件驅動架構等,以及這些模式的應用場景和優缺點,了解并熟悉常見的架構風格和框架。
5、軟件開發方法:這部分包括結構化開發方法和原型法開發方法。結構化開發方法強調用戶至上,嚴格區分工作階段,每階段有任務與成果,文檔資料標準化。原型法開發方法適用于用戶需求開始時定義不清、管理決策方法結構化程度不高的系統開發3。
軟考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方式
考試采取科目連考、分批次考試的方式,第一個科目節余的時長可為第二個科目使用。
綜合知識和案例分析2個科目連考,作答總時長240分鐘,綜合知識科目最長作答時長150分鐘,最短作答時長120分鐘,綜合知識科目交卷成功后,選擇不參加案例分析科目考試的可以離開考場,選擇繼續作答案例分析科目的,考試結束前60分鐘可以交卷離場。論文科目考試時長120分鐘,不得提前交卷離場。
這些考點不僅要求考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考生能夠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的項目中,解決復雜的技術問題。因此,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多做項目、多實踐來提升自己的系統架構設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