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軟件生命周期的 V 模型,系統測試主要針對(1),檢查系統作為一個整體是否有效地得到運行。
A、概要設計
B、項目范圍說明書
C、項目管理計劃
D、需求規格說明書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 V 模型
V模型的價值在于它非常明確地標明了測試過程中存在的不同級別,并且清楚地描述了這些測試階段和開發各階段的對應關系。
(1)單元測試的主要目的是針對編碼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錯誤,例如用戶輸入驗證過程中的邊界值的錯誤。
(2)集成測試主要目的是針對詳細設計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尤其是檢查各單元與其他程序部分之間的接口上可能存在的錯誤。
(3)系統測試主要針對概要設計,檢查系統作為一個整體是否有效地得到運行,例如在產品設置中是否能達到預期的高性能。
(4)驗收測試通常由業務專家或用戶進行,以確認產品能真正符合用戶業務上的需要。在不同的開發階段,會出現不同類型的缺陷和錯誤,所以需要不同的測試技術和方法來發現這些缺陷。
2、面向對象開發方法主要分為分析、設計和實現三個階段。下面屬于分析階段主要工作的是(2)。
A、定義子系統接口參數
B、編寫代碼
C、改進系統的性能
D、建立用例模型
【難度系數】低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面向對象分析的工作
在繁雜的問題域中抽象地識別出對象以及其行為、結構、屬性、方法等。一般稱之為面向對象的分析,即OOA。
面向對象分析與其它分析方法一樣,是提取系統需求,并建立問題域精確模型的過程。
面向對象分析的關鍵,是識別出問題域內的對象,并分析他們相互間的關系,最終建立起問題域的正確模型。
通常,面向對象分析過程從分析陳述用戶需求的文件開始。需求陳述的內容包括:問題范圍,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應用環境及假設條件等??傊?,需求陳述應該闡明“做什么”而不是“怎樣做”。它應該描述用戶的需求而不是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利用面向對象開發方法時,書寫需求陳述要盡力做到語法正確,而且應該慎重 選用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同義詞。
接下來,系統分析員應該深入理解用戶需求,抽象出目標系統的本質屬性,并用模型準確地表示出來。面向對象分析大體上按照下列順序進行:建立功能模型、建立對象模型、建立動態模型、定義服務。
對分析的結果作進一步的抽象、歸類、整理,并最終以范式的形式將它們確定下來。一般稱之為面向對象的設計,即 OOD。設計則是把分析階段得到的需求轉變成符合成本和質量要求的、抽象的系統實現方案的過程。
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將上一步整理的范式直接映射(即直接用程序設計語言來取代)為應用軟件。一般稱之為面向對象的程序,即OOP。面向對象實現主要包括兩項工作:
把面向對象設計結果翻譯成用某種程序語言書寫的面向對象程序;
測試并調試面向對象的程序。
3、(3)的目的是提供關于軟件產品及過程的可應用的規劃、標準、指南、計劃和流程的遵從性的獨立評價。
A、軟件審計B、軟件配置C、軟件質量保證D、軟件功能確認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軟件審計的定義。
軟件審計的目的是提供關于軟件產品及過程的可應用的規劃、標準、指南、計劃和流程的遵從性的獨立評價。通過字面意思進行答題,特別是“評價”二字。
4、根據國家電子政務“十二五”規劃,在建設完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方面,將以效果為導向,推行(4)優先模式,制定電子政務公共平臺建設和應用行動計劃,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和分工,共同推動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運行和服務。
A、智慧城市 B、物聯網服務 C、云計算服務 D、面向服務的架構(SOA)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云計算的相關知識
完成以云計算為基礎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積極研究云計算模式在電子政務發展中的作用,全面分析新技術對電子政務公共平臺發展的影響和全方位業務協同、信息資源共享及信息安全保障對電子政務公共平臺發展的需求,適時開展以云計算為基礎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試點,在此基礎上開展國家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充分發揮既有資源的作用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潛能,加快電子政務發展創新為減少重復浪費、避免各自為政、信息孤島創建技術系統。
5、根據《GB/T11457-2006 信息技術軟件工程術語》中對相關軟件的分類,生產性企業中所使用的過程控制軟件屬于(5)。
A、支持軟件 B、中間件 C、應用軟件 D、系統軟件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軟件的分類
計算機軟件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大類。
應用軟件是為滿足用戶不同領域、不同問題的應用需求而提供的那部分軟件。它可以拓寬計算機系統的應用領域,放大硬件的功能。
系統軟件是指控制和協調計算機及外部設備,支持應用軟件開發和運行的系統,是無需用戶干預的各種程序的集合,主要功能是調度,監控和維護計算機系統;負責管理計算機系統中各種獨立的硬件,使得它們可以協調工作。
6、假設《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之路》一書的副主編馬軍先生于 2013 年 8 月 5 日通過網銀完成了四項支付,其中(6)的業務類型不同于其它三項。
A、在網上商城購買了一臺手機
B、在某影音服務網站注冊后并觀看了付費電影
C、在稅務征繳系統中申報并支付了本公司上月地稅
D、團購了一套實惠的二人套餐電影票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的區別
A、B、D 都是電子商務,C是電子政務。
7、現代企業信息系統的一個明顯特點是,企業從依靠信息進行管理向(7)轉化。
A、知識管理 B、管理信息 C、管理數據 D、決策管理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現代企業信息系統的特點
知識管理的定義為,在組織中建構一個量化與質化的知識系統,讓組織中的資訊與知識,透過獲得、創造、分享、整合、記錄、存取、更新、創新等過程,不斷的回饋到知識系統內,形成永不間斷的累積個人與組織的知識成為組織智慧的循環,在企業組織中成為管理與應用的智慧資本,有助于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以適應市場的變遷。21世紀企業的成功越來越依賴于企業所擁有知識的質量,企業從依靠信息進行管理向知識管理轉化。
8、根據《GB/T16260.1-2006 軟件工程產品質量》中用于測量用戶在特定環境中能達到其目標的程度的度量指標為(8)。
A、使用質量 B、過程質量 C、內部質量 D、外部質量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GB/T16260.1-2006 軟件工程產品質量》中的名詞定義
內部度量可用于開發階段的非執行軟件產品(例如標書、需求定義、設計規格說明或源代碼等)。內部度量為用戶提供了測量中間可交付項的質量的能力,從而可以預測最終產品的質量。這樣就可以使用戶盡可能在開發生存周期的早期察覺質量問題,并采取糾正措施。
外部度量可以通過測量該軟件產品作為其一部分的系統行為來測量軟件產品的質量。外部度量只能在生存周期過程中的測試階段和任何運行階段使用。在所屬系統環境下運行該軟件產品即可獲得這樣的測量。
使用質量的度量是測量產品在特定的使用環境下,滿足特定用戶達到特定目標所要求的有效性、生產率、安全性和滿意度的程度。這只能在真實的系統環境下獲得。
9、根據《軟件文檔管理指南GB/T16680-1996》,關于軟件文檔編制計劃,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9)。
A、文檔計劃應分發給開發組成員,此外所有與該計劃有關的人都應得到文檔計劃
B、編制文檔計劃的工作應及早開始,對計劃的評審應貫穿項目的全過程
C、文檔計劃中應規定每個文檔要達到的質量等級,其本身必須是一個單獨的正式文檔
D、文檔計劃中應指定文檔管理員等參與文檔的人員職責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文檔編制計劃的特點。建議掌握
關于文檔編制計劃(根據 GB/T16680),文檔計劃應分發給相關人員,其中應定義參與文檔管理的人員職責,以及每個文檔應達到的質量等級,但文檔本身可以是非正式的,也可以不是一個獨立的文檔。
10、某工廠是生產電源的企業,在出廠產品質量控制過程中,使用統計抽樣原理檢查10000 部電源的質量狀況。在隨機抽取 200 個進行檢查后,發現有 5 個電源的外觀不合格、4 個電源的接口不合格,其中有 2 個電源同時存在這兩種不合格缺陷,其余電源未發現問題。根據統計抽樣的基本原理,這批電源的合格率為(10)。
A、96.5% B、96% C、95.5% D、90%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統計抽樣的計劃
(200-5-4+2)/200=96.5%
11、攻擊者通過搭線或在電滋輻射范圍內安裝截收裝置等方式獲得機密信息,或通過對信息流量和流向、通信頻率和長度等參數的分析推導出有用的信息威脅稱為(11)。
A、破壞 B、抵賴 C、截取 D、竊取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信息安全威脅的途徑
常用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竊取:通過數據竊聽的手段獲得敏感信息。攻擊者通過搭線竊聽或電子輻射探測等手段截獲機密信息,或通過信息流量的變化、流向的變化以及通信總量等參數分析出有用信息。
(2)截?。悍欠ㄓ脩敉ㄟ^特殊手段首先獲得信息,再將此信息發送給真實接收者。
(3)篡改或偽造:非法用戶通過截取手段事先獲得信息,然后把篡改或偽造后的信息發送給真實接收者,用戶獲取的是經過修改后的虛假信息。
(4)冒充:非法用戶假裝成合法用戶,并設法使系統相信他就是所扮演的角色,進而非法獲得系統訪問權或其他權力。
(5)拒絕服務攻擊:攻擊者采用攻擊服務系統,造成系統癱瘓,阻止合法用戶獲得服務。
(6)行為否認:合法用戶否認已經發生的行為。
(7)非授權訪問:未經系統授權而使用網絡或計算機資源。
(8)傳播病毒:通過網絡傳播計算機病毒,其破壞性高且用戶難于防范。
12、某設備由 10 個元件串聯而成,每個元件的失效率為 0.0001 次/小時,則該系統的平均失效時間間隔為(12)小時。A、1B、10C、100D、1000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平均失效時間間隔的定義和計算
計算公式為:1/(10*0.0001)=1000
13、下面有關安全審計的說法錯誤的是(13)。
A、安全審計需要用到數據挖掘和數據倉庫技術
B、安全審計產品只包括主機類、網絡類及數據庫類
C、安全審計的作用包括幫助分析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
D、安全審計是主體對客體進行訪問和使用情況進行記錄和審查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安全審計的相關定義
B選項說的太絕對,安全審計產品主要包括主機類、網絡類及數據庫類,但不是“只”。
課本 P628 安全審計產品包括主機類、網絡類、數據庫類和業務應用系統級的審計產品。
14、信息安全保障系統可以用一個宏觀的三維空間來表示,第一維是 OSI 網絡參考模型,第二維是安全機制,第三維是安全服務。該安全空間的五個要素分別是(14)。
A、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
B、基礎設施安全、平臺安全、數據安全、通信安全和應用安全
C、對等實體服務、訪問控制服務、數據保密服務、數據完整性服務和物理安全服務
D、認證、權限、完整、加密和不可否認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信息安全的 5 要素
課本 P539 頁,安全空間的五大屬性是:認證、權限、完整、加密和不可否認。
15、項目組對某重要資源實施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項目經理(PM)為系統管理員。項目成員角色還包括配置管理員(CM)、分析人員、設計人員、開發人員和質量保證人員(QA),其中 CM 和 QA 同時參與多個項目。下面關于該資源訪問權限分配的說法正確的是(15)。
A、CM 的訪問權限應由 PM 分配,且應得到 QA 的批準。
B、QA 的訪問權限應由 PM 分配,其不參與項目時應將其權限轉給 CM
C、分析人員、設計人員、開發人員的訪問權限應由 CM 分配,且應得到 QA 的批準
D、PM 的訪問權限由其自己分配,且 PM 不在時其權限不能轉給 QA 和 CM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各角色的權限分配問題
對于配置庫的操作權限都是由配置管理員 CMO 嚴格管理的,基本的原則是:
基線配置項向開發人員開發讀取權限;
非基線配置項向項目經理、變更控制委員會 CCB 及相關人員開放。
配置管理里部分角色的權限如下:
(1)項目經理:是整個軟件研發活動的負責人,他根據軟件配置控制委員會的建議批準配置管理的各項活動并控制它們的進程。其具體職責為以下幾項:
制定和修改項目的組織結構和配置管理策略;批準、發布配置管理計劃;決定項目起始基線和開發里程碑;接受并審閱配置控制委員會的報告。
(2)QA 人員:需要對軟件配置管理有較深的認識,其主要工作是跟蹤當前項目的狀態,測試,報告錯誤,并驗證其修復結果;
(3)開發人員(Developer):其職責就是根據組織確定的軟件配置管理計劃和相關規定,按照軟件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模型來完成開發任務。
所以這一題的話采用排除法可以選擇出答案 C,對于答案 C,學員主要不理解的是后面部分“權限分配要得到 QA 的批準”,根據配置管理活動的職責分配:
a)配置管理員:識別和標識配置項,建立和維護配置庫;配置庫管理;執行配置審計
b)配置控制委員會(CCB):批準基線庫的生成;評估和審核變更請求,并確保批準的更改得到實施.
c)QA:配置管理活動審查
16、網絡入侵檢測系統和防火墻是兩種典型的信息系統安全防御技術,下面關于入侵檢測系統和防火墻的說法正確的是(16)。
A、防火墻是入侵檢測系統之后的又一道防線,防火墻可以及時發現入侵檢測系統沒有發現的入侵行為
B、入侵檢測系統通常是一個旁路監聽設備,沒有也不需要跨接在任何鏈路上,無須網絡流量流經它便可以工作
C、入侵檢測系統可以允許內部的一些主機被外部訪問,而防火墻沒有這些功能,只是監視和分析系統的活動
D、防火墻必須和安全審計系統聯合使用才能達到應用目的,而入侵檢測系統是一個獨立的系統,不需要依賴防火墻和安全審計系統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入侵檢測和防火墻的區別
入侵檢測和防火墻的區別:前者位于前端,后者位于后端;前者一般是旁路,不流經實際網絡流量
用個比喻:假如防火墻是一幢大廈的門鎖,那么入侵檢測系統就是這幢大廈里的監視系統。一旦小偷進入了大廈,或內部人員有越界行為,只有實時監視系統才能發現情況并發出警告。
所以根據這個比喻,A 選項是錯誤的,入侵檢測系統是防火墻之后的又一道防線,入侵檢測系統可以及時發現防火墻沒有發現的入侵行為。
C 選項也是弄反了,防火墻可以允許內部的一些主機被外部訪問,IDS 則沒有這些功能,只是監視和分析用戶和系統活動。
D 選項就很明顯是錯誤的了,防火墻和入侵檢測系統都是一個獨立的系統。
17、用戶數據報(UDP)協議是互聯網傳輸層的協議之一。下面的應用層協議或應用軟件使用 UDP 協議的是(17)。
A、SMTP B、WWW C、DNS D、FTP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 UDP 的應用
UDP 是不可靠的協議,其中 QQ 和 DNS 都用到 UDP,TCP 是可靠的協議。
18、下面的無線網絡加密方法中,(18)的安全性高。
A、MAC 地址過濾
B、WEP
C、WPA
D、WPA2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無線網絡加密方法
在 MAC 地址過濾、WEP、WAP 和 WAP2 等幾種無線加密方式中,WAP2 最安全。
MAC 地址過濾:用 MAC 地址過濾來允許某幾臺機器上網。
WEP:WEP 是 Wired Equivalent Privacy 的簡稱,WEP 是 1999 年 9 月通過的 IEEE 802.11標準的一部分,使用 RC4(Rivest Cipher) 串流加密技術達到機密性,并使用 CRC-32 驗和達到資料正確性。有線等效保密(WEP)協議是對在兩臺設備間無線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的方式,用以防止非法用戶竊聽或侵入無線網絡。WEP 好幾個弱點,因此在 2003 年被 Wi-FiProtected Access (WPA) 淘汰,又在 2004 年由完整的 IEEE 802.11i 標準(又稱為 WPA2)所取代。
WPA:WPA 全名為 Wi-Fi Protected Access,有 WPA 和 WPA2 兩個標準,是一種保護無線電腦網絡(Wi-Fi)安全的系統,WPA2 是基于 WPA 的一種新的加密方式。
19、根據《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GB50174-2008》,下面的電子信息機房的設計方案不妥當的是(19)。
A、主機房凈高根據機柜高度及通風要求確定,設置為 3.0m
B、主機房采用了耐火等級為二級的建筑材料
C、主機方用于搬運設備的通道凈寬設為 2.0m
D、B 級電子信息系統機房的主機房中設置了 2 個外窗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GB50174-2008,建議掌握。
A 級和 B 級電子信息系統機房的主機房不宜設置外窗。
20、在辦公樓的某層,有 8 臺工作站需要通過一個以太網交換機連接起來,連接電纜為超 5 類非屏蔽雙絞線,則任兩臺工作站之間的距離在理論上最多不能超過(20)米。
A、200 B、100 C、50 D、25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超 5 類非屏蔽雙絞線的傳輸距離,建議盡量掌握。
超 5 類非屏蔽雙絞線的傳輸距離是 100 米,通過一個以太網交換機連接起來后,任兩臺工作站之間的距離在理論上最多不能超過 200 米。
21-22、統一建模語言(UML)是一種定義良好的可視化建模語言,其中(21)是對一組動作序列的描述,系統執行這些動作將產生一個對特定的參與者有價值而且可觀察的結果。
關于下面的 UML 圖,正確的說法是(22)。
(21)A、用例圖 B、類圖 C、包圖 D、組件圖
(22)A、它是一個 UML 對象圖,反映了系統的靜態結構
B、它是一個 UML 順序圖,反映了系統的動態行為
C、它是一個 UML 用例圖,反映了系統的功能需求
D、它是一個 UML 狀態圖,反映了系統的狀態變化
【答案】AB
【解析】本題考查 UML 的圖
本題考查的是概念,UML 的圖是必須掌握的。
23、在 J2EE 模型中,中間層的業務功能通過①構件實現,使用②實現業務邏輯處理結果的動態發布,構成動態的 HTML 頁面,中間層也可以使用 Servlet 實現更為靈活的動態頁面。①和②應填入(23)。
A、Web Services 和 EJB
B、EJB 和 JSP
C、JSP 和 EJB
D、JNDI 和JSP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 EJB 和 JSP 的基本定義
24、工作流就是工作流程的計算模型。即將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組織在一起的邏輯和規則在計算機中以恰當的模型表示并對其實施計算。工作流屬于(24)的一部分,它是普遍地研究一個群體如何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實現協同工作的。
A、CSCW B、J2EE C、Web Service D、.NET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工作流的基本定義,建議了解
CSCW(計算機支持協同工作)的定義是:“在計算機支持的環境中,一個群體協同工作完成一項共同的任務。”它的基本內涵是計算機支持通信、合作和協調。
工作流屬于 CSCW 的一部分,它是普遍地研究一個群體如何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實現協同工作的。
25、供應商甲在參與某政府機構辦公設備采購的活動中,發現參加競標的供應商乙的負責人與該政府機構領導有親屬關系。甲向政府機構提出局面質疑,該政府機構隨后答復。甲對答復結果不滿意,擬向當地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提出投訴。根據政府采購法,甲應在答復期滿(25)個工作日內提出投訴。
A、十五 B、二十 C、二十八 D、三十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政府采購法,建議掌握。
根據政府采購法第五十五條 質疑供應商對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的答復不滿意或者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未在規定的時間內作出答復的,可以在答復期滿后十五個工作日內向同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投訴。
26、下面關于索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26)
A、按照索賠的目的進行劃分,索賠可以分為工期索賠和費用索賠
B、項目發生索賠事件后,應先由監理工程師調解,若調解不成,則須由政府建設主管機構進行調解或仲裁后,方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C、索賠必須以合同為依據
D、索賠的重要前提條件是合同一方或雙方存在違約行為和事實,并且由此造成了損失,責任應對對方承擔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索賠的流程,建議了解
B 選項中“由政府建設主管機構進行調解或仲裁”不是必要的。
27、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可以得出,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是著作權的一部分,它們的保護期為(27)。
A、50 年
B、20 年
C、15 年
D、不受限制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著作權法
根據著作權法第二十條 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28、承建單位項目工程進度款的支付申請應由(28)簽署意見。
A、項目總監理工程師
B、項目監理工程師
C、專業監理工程師
D、監理單位財務負責人
【答案】A
【解析】本題信息系統監理人員的職責
信息系統監理實行總監負責制,承建單位項目工程進度款的支付申請由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簽署意見。
29、項目經理在綜合變更中主要負責(29)
A、評估變更對項目的影響
C、將變更由技術要求轉換為資源要求
B、評估變更的應對方案
D、批準可否使用儲備資源
【答案】A
【解析】本題變更的基礎知識
項目經理在變更中的作用是:響應變更提出者的要求,評估變更對項目的影響及應對方案,將要求由技術要求轉化為資源需求,供授權人決策;并據評審結果實施即調整項目基準,確保項目基準反映項目實施情況。
30、某系統集成公司的變更管理程序中有如下規定:變更控制委員會由公司管理人員、甲方主管、項目經理、關鍵開發人員、關鍵測試人員、質量保證代表和配置管理代表組成。變更控制委員會的職責為:批準基線的建立和配置項的確定;代表項目經理和所有可能因基線變更而受到影響的團體利益;審批對基線的變更;批準基線庫產品的建立。”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30)。
A、質量保證代表應負責獨立監督項目的質量過程,不應加入變更控制委員會
B、變更應由項目組以外的組織負責審批,項目經理、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不應加入變更控制委員會
C、變更控制委員會只應代表公司領導和項目經理的利益,不應代表所有可能因基線變更而受到影響的團體利益
D、該公司的上述規定是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可以有效運轉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 CCB 的知識
本題可以說是送分的,ABC 的條款都不對,公司的規定是對的。一般來說,變更委員會組成成員:項目雙方項目管理人員(部門領導、高層經理、項目經理)、技術人員(開發人員、測試負責人、質量保證負責人 QA)、商務人員。
31、主要不關注網絡路線的總時差,而是集中管理緩沖活動持續時間和用于計劃活動資源的制定進度計劃所采用的技術是(31)。
A、關鍵路線法 B、資源平衡法 C、關鍵鏈法 D、進度壓縮法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關鍵鏈法的定義
關鍵鏈法是另一種進度網絡分析技術,可以根據有限的資源對項目進度表進行調整。關鍵鏈法結合了確定性與隨機性辦法。開始時,利用進度模型申活動持續時間的非保守估算,根據給定的依賴關系與制約條件來繪制項目進度網絡圖,然后計算關鍵路線。在確定關鍵路線之后,將資源的有無與多寡情況考慮進去,確定資源制約進度表。這種資源制約進度表經常改變了關鍵路線。
為了保證活動計劃持續時間的重點,關鍵鏈法添加了持續時間緩沖段,這些持續時間緩沖段屬于非工作計劃活動。一旦確定了緩沖計劃活動,就按照最遲開始與最遲完成日期安排計劃活動。這樣一來,關鍵鏈法就不再管理網絡路線的總時差,而是集中注意力管理緩沖活動持續時間和用于計劃活動的資源。
32-33、在下面的項目網絡圖中(時間單位為天),活動 B 的自由時差和總時差分別為(32)。
如果活動 A 的實際開始時間是 5 月 1 日早 8 時,在不延誤工期的情況下,活動 B 最晚應在(33)前結束。
(32) A、 0、0 B、0、1 C、1、0 D、1、1
(33) A、5月5日早8時 B、5月6日早8時
C、5月7日早8時 D、5月8日早8時
【答案】BC
【解析】本題考關鍵路徑基礎知識,必須掌握
34、創建工作分解結構是項目范圍管理的重要內容,該項活動的輸出包括工作分解結構(WBS)、WBS 字典、變更申請、范圍管理計劃(更新)和(34)。
A、范圍基線 B、項目章程 C、績效報告 D、工作說明書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創建工作分解結構的輸出,建議掌握
創建工作分解結構的輸出:項目范圍說明書(更新)、工作分解結構、工作分解結構詞匯表、范圍基準、項目范圍管理計劃(更新)、變更請求。
35、為工作包建立控制賬戶,并根據“賬戶編碼”分配標記號是創建工作分解結構的最后一步,控制賬戶(35)。
A、不是構成匯總成本、進度和資源信息的單元
B、是一種控制點,項目的范圍、成本和進度在該點被整合
C、是設置在工作分解結構的特定技術節點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控制賬戶的定義
控制賬戶,簡稱 CA,是一種管理控制點,是工作包的規劃基礎。在該控制點上,把范圍、成本和進度加以整合,并把它們與掙值相比較,以測量績效??刂瀑~戶設置在工作分解結構中的特定管理節點上。每一個控制賬戶都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工作包,但是每一個工作包只能屬于一個控制賬戶。
36、某地方政府準備立項改造一個小型信息系統,由于項目投資額較小,立項過程可以簡化,但其中的(36)環節不能缺少。
A、信息系統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的編制和報批
B、初步設計方案的編制和報批
C、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和報批
D、項目評估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信息系統項目立項的知識,建議掌握。
本題選 C,詳細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和報批是不可少的
37、某立項負責人編制了一份 ERP 開發項目的詳細可行性研究報告,目錄如下:①概述②需求確定③現有資源④技術方案⑤進度計劃⑥項目組織⑦效益分析⑧協作方式⑨結論。
該報告中欠缺的必要內容為(37)
A、應用方案 B、質量計劃 C、投資估算 D、項目評估原則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可行性研究報告包含的內容,建議掌握
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可行性研究的結論包括項目的目標、規模,技術方案概述及特點,項目的建設進度計劃,投資估價和資金籌措計劃,項目財務和經濟評價,項目綜合評價結論
38、某公司采用邀請招標的方式選擇承建單位,實施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①該公司向 3 家單位發出招標邀請函,其中包括該公司的股東公司
②該公司 8 月 1 日發出邀請函,要求對方在 8 月 16 日提交投標書
③該公司外聘了 1 名法律專家,連同公司 CIO、總經理和黨委書記組建了評標委員會
④該公司的招標書中公開了項目標底
根據上述情況,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38)。
A、該公司的股東公司參加投標不符合招投標法規
B、該公司擬訂的投標截止日期符合招投標法規
C、評標委員會的組成不符合招投標法規
D、招標書中不準公開項目標底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政府采購中邀請招標的相關規定
招標中設有標底的,標底必須保密。
39、標前會議也稱為投標預備會,是招標人按投標須知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召開的會議。
以下關于標前會議有關文檔的說法中,錯誤的是(39)。
A、會議紀要應對書面形式發給獲得投標文件的投標人
B、會議紀要和答復函件形成招標文件的補充文件
C、補充文件與招標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D、會議紀要必須要說明相關問題的來源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標前會議的相關知識
標前會議也稱為投標預備會或招標文件交底會,是招標人按投標須知規定的時間和地點
召開的會議。會議結束后,招標人應將會議紀要用書面通知的形式發給每一個投標人。對問題的答復不需要說明問題來源。會議紀要和答復函件形成招標文件的補充文件,都是招標文件的有效組成部分。與招標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當補充文件與招標文件內容不一致時,應以補充文件為準。
40、在下面的溝通模型圖中“①”中應填入(40)。
A、表達 B、噪聲 C、意見 D、行動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溝通模型的知識,建議掌握
在進行溝通過程時,還會受到噪聲的干擾,圖中 1 的地方是噪聲。
41、下面關于溝通管理計劃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41)。
A、溝通管理計劃應是正式的,根據項目需要可以是非常詳細或粗略框架式的
B、溝通管理計劃確定了項目干系人的信息和溝通要求
C、溝通管理計劃不一定需要得到客戶的正式認可才能實施
D、溝通管理計劃中應包含用于溝通的信息,包括信息格式、內容和細節水平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溝通管理計劃的基礎
項目管理中的計劃既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溝通管理計劃也是如此。
42、兩名新成員最近加入到某項目中,項目組成員原來有 6 個人,則溝通途徑增加了(42)。
A、21 B、13 C、12 D、8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溝通渠道的計算
之前的溝通渠道是:6*(6-1)/2=15 條
新加 2 人 后的溝通渠道是:8*(8-1)/2=28 條
故答案是 28-15=13 條。
43、績效報告是項目溝通管理中的重要過程,包括收集并分發有關項目績效信息給干系人。收集和分發的績效信息包括(43)、進展報告和預測。
A、狀態報告 B、狀態評審結果 C、問題日志 D、工作說明書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績效信息的內容
信息項目績效報告需要包含的內容:
(1)項目的進展和調整情況。
(2)項目的完成情況。
(3)項目總投入、資金到位情況。
(4)項目資金實際支出情況。
(5)項目主要效益情況。
(6)財務制度執行情況。
(7)項目團隊各職能團隊的績效。
(8)項目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9)預測——隨著項目的進展,根據獲得的工作績效信息對以前的預測進行更新并重新簽發。
(10)變更請求——對項目績效進行分析后,通常需要對項目的某些方面進行變更。這些變更請求應按整體變更控制過程所描述的辦法進行處理。
(11)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44、對于大型及復雜項目而言,在制定活動計劃之前,必須要確定用什么方法和過程來完成項目。(44)就是滿足這一要求的項目管理方法。
A、過程計劃 B、基準計劃 C、生命周期計劃 D、統一的項目過程
【答案】A
【解析】本題大項目的過程管理
對于大型復雜項目,在制定活動計劃之前,必須先考慮項目的過程計劃,確定本項目用什么方法和過程來完成項目。是否需要為一個項目單獨的建立一套過程體系需要由過程本身的作用和項目本身的需求和特征來決定。當一個大型及復雜項目在項目過程確定后,就需要制定項目計劃。
45、下面關于項目干系人管理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45)。
A、項目干系人管理就是對項目的溝通進行管理,以滿足信息需要者的需求并解決項目干系人之間的問題
B、項目干系人管理應由項目經理之外的職能經理負責
C、面對面的會議是最有效的溝通和解決干系人之間問題的方法
D、項目干系人也可以是項目團隊成員之外參與項目的人員,其三大職責是參與、審查和反饋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項目干系人管理的基礎知識
項目干系人管理也是項目經理的主要職責,項目干系人管理就是要均衡各項目干系人的利益。
46、某項目已經按照溝通計劃發布了項目信息,此時一些項目可交付成果按照變更控制計劃發生了變更,并向所有干系人都發出了變更通知。而項目后期一位干系人表示對該變更并不知情。此時,該項目的項目經理首先應(46)。
A、對溝通計劃進行審核,如需要,對溝通計劃進行修改
B、審核溝通計劃,確定為什么干系人不理解自己的職責
C、確定為什么該干系人不知情
D、在下次籌劃委員會會議上說明該 問題,以便其他干系人不會遺忘公布的變更信息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溝通管理計劃的內容
此題目與最近考試的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題極其類似,根據題干描述,肯定是在識別干系人的時候有問題,識別干系人屬于編制溝通計劃的過程,因此需要審核溝通管理計劃是否有誤。
47、制定風險管理計劃是描述在項目中如何組織和執行風險管理的項目計劃。其中定義風險管理過程在項目整個生命周期中的執行頻度,并定義風險管理活動的計劃的工具或活動稱為(47)。
A、風險管理時間表 B、風險概率分析 C、風險檢查表 D、風險頻度評審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風險管理時間表的定義
根據題干中的“定義風險管理過程在項目整個生命周期中的執行頻度”可以推斷出是 A
48、項目經理在6月1日對一個軟件開發項目進行了掙值分析,項目CPI是1.0,進度偏差是0,在6月3日,附近的河流泛濫,致使開發計算機機房被淹,導致所有工作停工2周時間。該項目遭受了(48)。
A、已知的可預測風險 B、已知的不可預測風險
C、未知的可預測風險 D、未知的不可預測風險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掙值分析和風險分類,建議掌握。
這是已知的未知風險,在河流邊上,就應該預計到可能有河流泛濫,同樣的場景還有暴風雨肆掠的地區或季節發生暴風雨、地震頻發地區發生地震等。未知的未知就是沒有任何征兆會發生但是突然發生了,比如 sars
49、一名項目經理正在為自己負責的項目進行風險量化。幾位參與項目的專家都不在現場,但是希望參與項目風險評估工作。此時,可以(49)。
A、依托因特網,使用MonteCarlo模擬方法
B、使用關鍵路徑方法
C、對已知的專家進行非正式的調查的方法
D、使用Delphi技術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德爾菲的定義
本題屬于送分題,德爾菲法的定義??隙ㄓ腥艘豢吹筋}干里的“風險量化”就會選擇 A,其實 A 不需要專家就可以進行,與題干不符合。德爾菲技術就是專家判斷,可以用于大多數場合。
50、項目組合管理是指在可利用的資源和企業戰略計劃的指導下,進行多個項目或項目群投資的選擇和支持。項目組合管理是通過項目評價選擇、多項目組合優化,確保項目符合企業的戰略目標,從而實現企業收益最大化。項目組合管理可以將組織戰略進一步細化到選擇哪些項目來實現組織的目標。其選擇的主要依據在于(50)。
A、企業的根本利益 B、平衡風險和收益 C、資源計劃 D、戰略目標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項目組合管理的基礎知識
項目組合管理: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需要在項目的風險和收益之間找到平衡點,通過項目的組合管理,可以保證組織內所有的項目都經過風險和收益分析,達到平衡,就是要考慮風險和回報。要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項目的風險為主要目的。
51、在項目組合管理中,對結構化的項目進行選擇和優先級排序,一般會直接用到(51)
技術。
A、需求分析 B、掙值分析 C、財務分析 D、計劃評審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項目組合管理的基礎知識
進行項目組合管理,必須要進行項目的選擇和優先級排序,這是進行組合管理的重要過程。在組織的能力和資源一定的前提下,需要獲得最高的利潤。常用的對項目選擇和排序的方法有:決策表(樹)、財務分析和 DIPP 分析。
52、一個項目經理被分配到一個高優先度的新項目。只有5個可用的資源,因為其它資源已經被承諾給別的項目,完成項目的資源可用時間不足所需時間的一半,并且這個項目經理不能說服管理層改變項目的結束日期。此時,項目經理應(52)。
A、協調團隊成員安排必要的加班,以便完成工作
B、給團隊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
C、通過刪除在限定時間內不能完成的工作來削減工作范圍
D、使用更有經驗的資源,更快地完成工作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資源分配、平衡的知識。
答案選項 D 是不行的,因為資源已經提供了。
答案選項 B 是個好主意,但它不針對這道題。
答案選項 A 永遠不能解決這種問題的首選手段,因為項目經理使用加班會失去他人的可信性和績效。最佳的選擇是考慮削減工作范圍。
53、某公司剛剛發布了新的5年戰略計劃后,該公司的一個項目經理從一個客戶那里收到一個新的產品要求,這個要求與公司過去5年戰略計劃相一致,但不符合新戰略計劃的目標。該產品描述具有有效的商業驅動,并有助于直接推動公司發展,作為項目經理,恰當的做法是(53)。
A、為這個項目做成本/收益分析,然后提交管理層批準
B、把該產品要求提交給管理層審核和批準
C、把本公司經營方向的變化通知給客戶,并請客戶重新審視這個項目
D、向管理層索要項目章程并開始編制 WBS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項目目的和企業戰略的基礎知識
管理層決定一個產品是否符合公司的目標并可以批準與戰略計劃沒有聯系的例外項目。
54、公司目前可用的高級程序員有9名,有5個項目即將開始進行。項目A的優先級是9,需要高級程序員5名;項目B的優先級是7,需要高級程序員3名;項目C的優先級是6,需要高級程序員2名;項目D的優先級是5,需要高級程序員2名;項目E的優先級是3,需要高級程序員1名。5個項目總共需要高級程序員13名,作為這五個項目的項目組合的經理,應采用(54)策略。
A、根據項目的優先級,滿足項目A、項目B的要求,部分滿足項目C的需求
B、根據需要高級程序員的人數和項目優先級,滿足項目A、項目B、項目E的要求
C、根據項目的優先級,按照比例分配給5個項目人數,然后在各個項目內進行資源的優化和平衡
D、根據項目的優先級和各個項目的進度安排,從總體上考慮5個項目間的資源平衡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資源平衡的知識
進行人員安排,肯定是需要考慮項目的優先級,但是項目的總體進度安排也需要進行考慮,答案D最合理。
55、把項目看成一個整體,權衡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的評估稱為項目整體評估,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為:整體性、目標性、相關性、動態性。其中相關性是指(55)。
A、時間、成本、質量三個方面
B、范圍、時間、成本三個方面
C、時間、知識、邏輯三維結構
D、時間、質量、邏輯三維結構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項目整體評估相關性的內容,建議了解
課本 P527 頁,項目評估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為:整體性(綜合集成經濟、技術運行、環境、風險)、目標性、相關性(時間、知識、邏輯三維結構)、動態性(項目生命周期)
56、公司承接了一個大型信息系統集成項目,項目參加人員 121 人,估計這一項目將在3 年內建成。公司在開始這一項目之前,要決定這個項目的財務經濟效益,并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則采用(56)對項目進行財務績效評估最合適。
A、投資收益率法 B、投資回收期法 C、追加投資回收期法 D、內部收益率法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財務績效評估的方法,建議掌握。
動態分析法也叫貼現法,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包含凈現值法、內部收益率法(IRR法)、投資回收期法。
其中 B 選項中的投資回收期法包含靜態和動態的,因此,B 不能算正確選項。
57、分析成本構成結果,找出各種可以相互替代的成本,協調各種成本之間的關系,屬于(57)的內容。
A、識別和分析項目成本構成科目
B、成本估算
C、成本預算
D、成本審計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成本估算的步驟,建議掌握。
成本估算的步驟:(掌握)
(1)識別并分析成本的構成科目
(2)根據已識別的項目成本構成科目,估算每一科目的成本大小
(3)分析成本估算結果,找出各種可以相互替代的成本,協調各種成本之間的比例關系。
58、項目經理在某項目實施階段的中期發現,由于未預料到的變更,項目經費要花光了,此時應(58)。
A、對項目進行趕工或快速跟進
B、重新評估風險分析結果和應急資金
C、要求對項目預算做變更
D、使用不對項目收費的資源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項目應急的處理方案,建議了解
PMP 原題,答案 A 和 C 不能解決潛在的問題。答案選項 D 缺乏職業道德。答案選項 B 包括考慮遇到的問題和調研未來。
59、(59)是編制質量規劃的首要工作
A、尋找影響質量的因素
B、研究項目產品說明書
C、確定質量度量指標
D、識別相關質量標準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質量編制計劃的工作
質量規劃是指導質量管理的計劃,只有知道了相關的質量標準,才能編寫合理的質量計劃。本題實際考查的是質量管理計劃的輸入。
60、某單位新進一批 500 臺不同型號的 PC 機,均由同一設備生產廠家提供,按照質量管理相關規定,以下質檢方法中,正確的是(60)。
A、對本批次設備進行隨機抽檢
B、針對不同型號進行抽檢
C、對該批次產品每臺進行檢驗
D、由于是常規產品,抽檢 5 臺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統計抽樣的定義
根據提干,由于新進的是不同型號的 PC 機,為了確保統計抽樣結果的正確性,因此需要針對不同型號的 PC 機進行抽檢,C 選項與統計抽樣的思想相違背了。
61、國家標準《計算機軟件文檔編制規范 GB/T8567-2006》規定了在軟件開發過程中文檔編制的要求,這些文檔從使用的角度可分為用戶文檔和開發文檔兩大型。以下(61)屬于用戶文檔。
A、接口規格說明 B、軟件產品規格說明 C、軟件結構設計說明 D、測試報告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文檔的分類
ACD均屬于開發文檔。
62、根據《軟件工程 產品質量 GB/T16260-2006》,軟件的內部和外部質量屬性劃分為六個特性,分別是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62)和可移植性。
A、安全性 B、穩定性 C、適應性 D、可維護性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質量特性的分類
軟件質量除了具有一般產品的質量特征以外,還具有6個方面的質量特性,每個方面包含若干個子特性:
功能性:適合性、準確性、互操作性、依從性、安全性;
可靠性:成熟性、容錯性、易恢復性;
易用性:易理解性、易學性、易操作性;
效率:時間特性、資源特性;
可維護性:易分析性、易改變性、穩定性、易測試性;
可移植性:適應性、易安裝性、遵循性、易替換性。
63、在需求分析階段,系統分析人員對被設計的系統進行系統分析,確定系統的各項功能、性能需求和設計約束,確定對文檔編制的要求。作為本階段工作的結果,一般地說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數據要求說明和(63)應該編寫出來。
A、數據庫設計說明 B、軟件產品規格說明 C、初步的用戶手冊 D、項目開發計劃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信息系統生命周期中各階段的任務,建議了解
在需求分析階段,用戶手冊需要編寫完成。
64、在配置管理中,基線是一組經過審查并且達成一致的規范或工作產品,是開發工作的基礎。配置管理員根據《項目計劃文檔》、《配置管理計劃》、《配置項管理表》等文檔,創建(64)基線。
A、內部或外部 B、設計或構造 C、計劃或發行 D、構造或發行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與基線相關的幾個名字定義,建議了解
課本 P325-326,基線不僅需要創建、構造、還需要發行
65、根據配置項版本編號規則,版本編號為1.72的配置項應處于(65)狀態。
A、第一次正式發布
B、修改后重新正式發布
C、正在修改
D、草稿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版本號的基礎知識
配置項的狀態可分為“草稿”、“正式”和“修改”三種。配置項剛建立時,其狀態為“草稿”。配置項通過評審后,其狀態變為“正式”。此后若更改配置項,則其狀態變為“修改”。當配置項修改完畢并重新通過評審時,其狀態又變為“正式”。
配置項的版本號規則與配置項的狀態有關
1)處于“草稿”狀態的配置項的版本號格式為0.YZ,YZ的數字范圍是01~99。
2)處于“正式”狀態的配置項的版本號格式為X.Y,X為主版號,取值范圍為1~9。Y為次版本號,取值范圍為0~9。
配置項第一次成為“正式”文件時,版本號為1.0,當配置項升級幅度比較大時,才允許直接增大X值。
3)處于“修改”狀態的配置項的版本號格式為X.YZ。配置項正在修改時,一般只增大Z值,X,Y值保持不變。當配置項修改完畢,狀態成為“正式”時,將Z值設置為0,增加X.Y值。
66、有一輛貨車每天沿著公路給4個零售店運送6箱貨物,如果各零售店出售該貨物所得利潤如表1所示,適當規劃在各零售店卸下的貨物的箱數,可獲得最大利潤(66)萬元。
A、15 B、17 C、19 D、21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運籌學相關知識
1--2 箱,2--1 箱,3--2 箱,4--1 箱,應該是 6+2+5+4=17
67、編號1、2、3、4、5、6的6個城市的距離矩陣如表2所示。設推銷員從1城出發,經過每個城市一次且僅一次,最后回到1城,選擇適當的路線,推銷員最短的行程是(67)公里。
A、75 B、78 C、80 D、100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運籌學相關知識,建議了解
路徑為:1-3-4-5-6-2-1
23+4+10+12+21+10=80
68、某廠編號為 I、II、III的三種產品分別經過A、B、C 三種設備加工,已知生產各種產品每件所需的設備臺時,各種設備的加工能力(臺時)及每件產品的預期利潤見表3。
適當安排生產計劃可獲得最大總利潤(68)元。
A、2000/3 B、2100/3 C、2200/3 D、2250/3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運籌學相關知識,建議了解
本題可以利用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進行解答。
69、某部門有 3 個生產同類產品的工廠(產地),生產的產品由 4 個銷售點(銷地)出售,各工廠的生產量(單位:噸)、各銷售點的銷售量(單位:噸)以及各工廠到各銷售點的單位運價(百元/噸)示于表 4 中。
適當安排調運方案,最小總運費為(69)百元。
A、450 B、455 C、460 D、465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運籌學相關知識,建議了解
最優調運方案為:A1-B3 和 B4
A2-B1 和 B4
A3-B2 和 B4 28t 和 4t 16t 和 4t 28t 和 16t
最小總運費為:460 元
70、下圖中,則從 A 到 E 的最短長度是(70)。(圖中每條邊旁的數字為該條邊的長度)。
A、17 B、18 C、19 D、20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運籌學相關知識,建議了解
A-B2-C1-D1-E,6+3+6+3=18
71、(71)is the process of documenting. Analyzing, tracing, prioritizing and agreeing on requirements and then controlling change and communicating to relevant stakeholders. It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throughout a project.
A、Integrated management
B、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Scope management
D、Requirements management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需求管理的定義
參考譯文:
需求管理就是記錄文檔的過程,包括需求分析,需求跟蹤,優先級分類、需求確認,然后控制變更和干系人溝通,其貫穿于項目的整個周期里
72、(72)is a collection of data sets, which is so large and complex that is becomes difficult to process using on-hand database management tools or traditional data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A、Big date B、Cluster C、Parallel computing D、Data warehouse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大數據的定義
參考譯文:
大數據是一個非常大的數據集合,這個集合大而復雜,所以很難用通用的數據庫管理工具或傳統的數據處理應用來處理
73、In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is the practice of collec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a system from users, custom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In the following practices.
(73) is rarely used in 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A、brain storming B、interview C、questionnaire D、Monte Carlo analysis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需求獲取的方式
參考譯文:
在需求工程中,需求獲取就是一個從系統終端的用戶、客戶和其他干系人收集需求。在以下實踐中,蒙特卡洛分析法很少用于需求獲取。
74、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CM)is the task of tracking and controlling
changes in the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clude configuration identification, change control, (74) and configuration audit.
A、milestones marking B、status reporting
C、stakeholder management D、quality audit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配置管理的過程
參考譯文:
軟件配置管理是一個跟蹤和控制軟件變更的任務。配置管理過程包括配置識別、變更控制、(狀態報告)和配置審計。
75、(75)is responsible for the attraction, selection, training, assessment, and rewarding of employees, while also overseeing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nd culture, and ensuring compliance with employment and labor laws.
A、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Strategic analysis
C、Team management D、RACI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的區別
參考譯文:
人力資源管理負責吸引人才、選擇人才,培訓、考核和獎勵員工,同時還要審視組織的領先和文化,并確保用工符合勞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