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一(20分):
【說明】
在某市的政府采購中,系統集成公司甲中標了市政府部門乙的信息化項目。經過合同談判, 雙方簽訂了建設合同,合同總金額為1150萬元,建設內容包括:搭建政府辦公網絡平臺, 改造中心機房,并采購所需的軟硬件設備。
甲公司為了更好地履行合同要求,將中心機房的電力改造工程分包給專業施工單位丙公司, 并與其簽訂分包合同。
在項目實施了2個星期后,由于政府部門乙提出了新的業務需求,決定將一個機房分拆為兩個,因此需要增加部分網絡交換設備。乙參照原合同,委托甲公司采購相同型號的網絡交換設備,金額為127萬元,雙方簽訂了補充協議。
在機房電力改造施工過程中,由于丙公司工作人員的失誤,造成部分電力設備損毀,導致政府部門乙兩天無法正常辦公,嚴重損害了政府部門乙的社會形象,因此部門乙就此施工事故向甲公司提出索賠。
【問題1】(2分)
案例中,政府部門乙向甲公司提出索賠。索賠時合同管理的重要環節,按照我國建設部、財政部下達通用條款,以下哪項不屬于索賠事件處理的原則? (從修行答案中選擇一個正確選頂,將該選項編號填入答題紙對應欄內)
候選答案:
A、索賠必須以合同為依據
B、索賠必須以雙方協商為基礎
C、及時、合理地處理索賠
D、加強索賠的前瞻性
【問題2】(8分)
請指出甲公司與政府部門乙簽訂的補充協議是否有不妥之處?如有,請指出并說明依據。 【問題3】(5分)
請簡要敘述合同索賠流程。
【問題4】(5分)
案例中,甲公司將中心機房的電力改造分包給專業施工單位丙公司,并與其簽證分包合同,請問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分包合同是否合理?為什么?
【參考答案】:
【問題1】B
解析:
見《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教程第13章中“索賠事件處理的原則”。處理索賠實踐中依據以下原則:
1、索賠必須以合同為依據。
2、必須注意資料的積累。
3、及時、合理地處理索賠。
4、加強索賠的前瞻性,有效地避免過多索賠事件的發生。
【問題2】
答:雙方直接簽訂補充協議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在政府采購法中明確要求追加項目不得超過原合同總金額的10%。
解析:
《政府采購法》第四十九條政府采購合同履行中,采購人需追加與合同標的相同的貨物、工程或者服務的,在不改變合同其他條款的前提下,可以與供應商協商簽訂補充合同,但所有補充合同的采購金額不得超過原合同采購金額的百分之十。所以有這四個點要注意:
1、追加期限:須在合同履行期間。本題是在2個星期后,符合要求。
2、追加產品:須是項目本身的需要。
3、追加標的物:須為原合同標的物。
4、追加金額:不超原合同金額10%。本題不符合
【問題3】
答:
(1)在索賠事項發生后的28天以內,以書面的索賠通知書形式向甲公司提出索賠要求。
(2)在索賠通知書發出后的28天內,向甲公司報送補償經濟損失的索賠報告及有關資料。
(3)甲公司給予答復,對于不同意的,可要求乙部門進一步補充索賠理由和證據。
(4)甲公司在收到索賠報告的有關資料后28天未予答復,表示認同索賠。
(5)如果索賠事件持續進行時,乙部門應當階段性向甲公司發出索賠意向,在索賠事件終了后28天內,向甲公司送交索賠的有關資料和最終索賠報告。
(6)甲公司或乙部門不能接受索賠結果的,可進入仲裁或訴訟程序
【問題4】
答:合理。因為招標投法規定,可以按照合同約定或者經招標人同意,將中標項目的部分非主體、非關鍵性工作分包給他人完成。電力改造屬于強電,不屬于項目的主體和關鍵性工作,但應該經過乙部門的同意,并且需要審核分包單位具有相應的等紐資質。
解析:
《招標投標法》第48條規定:“中標方按照合同約定或者經招標八同意,可以將中標項目的部分非主體、非關鍵性工作分包給他人完成。接受分包的人應當具備相應的資質條件,并不得再次分包。中標人應當就分包項目向招標人負責;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項目承擔連帶責任。”試題二(20分):
【說明】
公司在2014年初承接了一個醫療信息系統項目,要求2014年底完成該項目研發任務并進行試運行,2015年負責項目全年的運行維護,運行穩定后甲方驗收合格項目才能結束。由于張工具有多年的醫療系統開發管理經驗,公司領導任命他為項目經理。
張工首先仔細閱讀了項目招標文件、報標書及相應的合同文件,然后指派了王工為需求管理人員負責進行需求梳理、需求分析并編寫需求說明書。王工為此制定了詳細的需求調研計劃,其中調研對象包含甲方的醫生、護士、信息科主任。在充分調研后,王工編寫了需求說明書提交給了張工,張工組織項目組成員進行了需求評審,評審通過后,項目依據項目計劃開始實施并順利進行到了2014年6月份。此時,王工收到甲方的通知,由于政策變動,醫保接口需要修改,否則無法進行醫保結算。張工重新更新了項目計劃,將研發完成時間調整到2015年1月中旬進行試運行。
同時王工重新修改了需求規格說明書。項目按照新計劃及需求繼續進行到2014年底,公司考核項目完成情況時發現項目未能按計劃時間完成,所以扣除了張工的項目獎。
【問題1】(8分)
結合案例,您認為張工的項目獎是否應該被扣除?請指出項目經理張工在范圍管理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問題2】(6分)
從候選答案中選擇3個正確選項(選對一個得2分,選項超過3個該題得0分),將選項編號填入答題紙對應欄內。
以上案例中,請指出需要量與需求評審過程的人員有()。
A、甲方信息科主任 B、甲方商務 C、公司技術總監 D、公司財務總監 E、公司質量經理 F、公司銷售經理
【問題3】(6分)
簡述范圍變更控制的基本流程。
【參考答案】:
【問題1】
答:應該扣除張工項目獎。
存在的問題:
1、指定王工一人進行需求分析調研人員,并編寫需求說明書。
2、調研對象不全面,應該包括所有相關干系人,如甲方高層、乙方高層、病人、與本系統接口系統用戶(如醫保管理局)
3、張工僅組織項目組成員進行了需求評審,沒有包括項目組外的重要干系人,如用戶、客戶、甲方負責人。
4、需求變更(醫保接口需要修改)沒有走變更流程,沒有經過CCB審批。
5、張工修改需求規格說明書后投有經過再次的需求評審。
6、項目新計劃超出了2014年底(2015年1月中旬進入試運行),張工沒有向公司高層反映,新計劃沒有得到領導的認可。
7、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和高層的溝通存在問題(可選)。
【問題2】
答:參與需求評審過程的人員有:ACE
【問題3】
答:范圍變更控制的基本流程如下:
1、編寫范圍說明書,進行范圍確認,建立基線。
2、需求變更以書面的規定格式提出,提交給CCB。
3、CCB對變更申請進行論證、評估,評估對項目的進度、成本、質量等影響大小。
4、需求變更以書面的方式獲得通過,并修改進度計劃、成本計劃等,未獲通過的給出原因。
5、分派給項目組進行變更的實施。并通知所有相關干系人。
6、監督并控制變更的實施過程,處理產生的問題。
7、定期評估變更對項目績效的影響,作為歷史數據歸入組織過程資產,有利于以后的評估準確。試題三(18分):
【說明】
在某系統集成項目收尾的時候,項目經理小張和他的團隊完成了以下工作:
工作一:系統測試。項目組準備了詳盡的測試用例,會同業主其同進行系統測試。測試過程中為了節約時間,小張指派項目開發人員小李從測試用例中挑選了部分數據進行測試,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工作二:試運行。項目組將業主的數據和設置加載到系統中進行正常操作,完成了試運行工作。
工作三:文檔移交。小張準備了項目最終報告、項目介紹、說明手冊、維護手冊、軟硬件說明書、質量保證書等文檔資料直播發送結業主。
工作四:項目驗收。經過業主驗收后,小張派小李撰寫了項目驗收報告,并發送給雙方工作主管。
工作五:準備總結會。小張總結了項目過程文檔以及項目組各技術人員的經驗,并列出了
項目執行過程中的若干優點。
工作六:召開總結會。小張召集參與項目的一些人員參加了總結會,并就相關內容進行了討論,形成了總結報告。
【問題1】(3分)
工作六中,項目組召開了總結會,以下哪一頂不是總結會討論的內容?(從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正確選項,精選項編號填人答題紙對應欄內)
候選管案
A、項目績效
B、項目審計
C、經驗總結
D、進度計劃績效
【問題2】(3分)
項目經理小張在驗收活動完成后,還需要針對系統集成項目進行后續的支持工作,以下哪一項不屬于系統集成項目的后續工作? (從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正確選頂,將選頂編號填答題紙對應欄內)
A、信息系統日常維護工作
B、硬件產品的更新
C、業主針對新員工的培訓需求
D、信息系統的新需求
【問題3】(12分)
請指出案例的六項工作中哪些工作存在問題并具體說明。
【參考答案】:
【問題1】 B
解析:總結會討論的內容包括項目績效、進度績效、成本績效、團隊績效、技術績效、溝通情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總體經驗教訓、意見與建議。
【問題2】 C
【問題3】
答:通過案例得出如下結果:
1、小李從測試用戶中挑選部分數據進行測試是不行的。要完全按照測試計劃來進行。(項目開發人員不可以測試自己編寫的模塊,但可以測試其它人開發的模塊)。
2、只進行了正常操作并沒有達到試運行的效果,還需要輸入些非法數據等非正常操作,測試系統的運行狀態。
3、文檔移交過程中直接發送給業主是不對的,需要當面移交并簽字確認。
4、小李撰寫項目驗收報告并發送給雙方工作主管存在問題,驗收報吉需要雙方共同來完成,并簽字,承建方還要以此做為支取費用的憑證。
5、只總結了過程文檔和各技術人員的經驗和執行過程中的優點還不夠,還需要了解項目實施過程情況、團隊成員的績效信息。
6、對項目的各類文檔進行歸檔,形成組織過程資產。
試題四(17分):
【說明】
某項目由A、B、C、D、E、F、G、H活動模塊組成,下表給出了各活動之間的依賴關系,以及它們在正常情況和趕工情況下的工期及成本數據。假設每周的項目管理成本為10萬元, 而且項目管理成本與當周所開展的活動多少無關。【問題1】(6分)
找出項目正常情況下的關鍵路徑,并計算此時的項目最短工期和項目總體成本。
【問題2】(4分)
假設項目必須在9周內(包括第9周)完成,請列出此時項目中的關鍵路徑,并計算此時項目的最低成本。
【問題3】(7分)
在計劃9周完成的情況下,項目執行完第4周時,項目實際支出280萬,此時活動D還需要一周才能夠結束,計算此時項目的PV、EV、CPI和SPI(假設各活動的成本按時間均勻分配)。
【參考答案】:
【問題1】
答:正常情況下的關鍵路徑ADFH,最短工期14周,
4*10+20*3+2*5+3*10+4*15+4*25+2*30+3*20+14*10=560萬元總成本
【問題2】
答:考慮不改變關鍵路徑的做法,項目必須在9周內完成,則關鍵路徑為ADFH 和ADGH
最低成本是2*30+1*65+2*5+3*10+ 1*80+1*120+1*72+3*20+9*10=587萬元
【問題3】
PV=2*30+1*65+2*5+2*10+1*80=60+65+10+20+80+4*10=275萬元
AC=280 萬元
EV=2*30+1*65+2*5+1*20+1*80=60+65+10+20+80+4*10=275萬元
CPI=EV/AC=275/280=0.98
SPI=EV/PV=275/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