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專業的CISP-PTE人員都清楚,參加CISP-PTE考試認證,是不需要參考人員任何的學歷,同時也不用像CISP那樣需要工作年限,CISP-PTE是沒有工作年限限制的,只要對參考人員的滲透測試能力有信心就可以參加報名考試。不過還有些對CISP-PTE不熟悉的人,對什么是CISP- PTE認證,以及信息網絡常用的基礎性安全技術包括什么并不清楚,下面是詳解。
什么是CISP- PTE認證?
證書持有人員主要從事信息安全技術領域安全滲透測試工作,具有規劃測試方案、編寫項目測試計劃、編寫測試用例、測試報告的基本知識和能力。CISP-PTE專注于培養考核高級應用安全人才,是業界首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技能水平注冊考試。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信息安全問題越來越受關注。學生掌握必要的信息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技術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對本門課程的學習,學生可掌握計算機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當今流行的信息安全設置、安全漏洞、防火墻的策略與實現、黑客原理與防范,以便能夠使學生勝任信息系統的實現、運行、管理與維護等相關的工作。
信息網絡常用的基礎性安全技術包括什么?
信息安全的內涵在不斷地延伸,從最初的信息保密性發展到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認性,進而又發展為“攻(攻擊)、防(防范)、測(檢測)、控(控制)、管(管理)、評(評估)”等多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實施技術。信息網絡常用的基礎性安全技術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身份認證技術:用來確定用戶或者設備身份的合法性,典型的手段有用戶名口令、身份識別、PKI證書和生物認證等。
加解密技術:在傳輸過程或存儲過程中進行信息數據的加解密,典型的加密體制可采用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
邊界防護技術:防止外部網絡用戶以非法手段進入內部網絡,訪問內部資源,保護內部網絡操作環境的特殊網絡互連設備,典型的設備有防火墻和入侵檢測設備。
訪問控制技術:保證網絡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訪問。訪問控制是網絡安全防范和保護的主要核心策略,規定了主體對客體訪問的限制,并在身份識別的基礎上,根據身份對提出資源訪問的請求加以權限控制。
主機加固技術:操作系統或者數據庫的實現會不可避免地出現某些漏洞,從而使信息網絡系統遭受嚴重的威脅。主機加固技術對操作系統、數據庫等進行漏洞加固和保護,提高系統的抗攻擊能力。
安全審計技術:包含日志審計和行為審計,通過日志審計協助管理員在受到攻擊后察看網絡日志,從而評估網絡配置的合理性、安全策略的有效性,追溯分析安全攻擊軌跡,并能為實時防御提供手段。通過對員工或用戶的網絡行為審計,確認行為的合規性,確保管理的安全。
檢測監控技術:對信息網絡中的流量或應用內容進行二至七層的檢測并適度監管和控制,避免網絡流量的濫用、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傳播。
綜上所述,什么是CISP- PTE認證,以及信息網絡常用的基礎性安全技術包括什么相信大家已經清楚了吧,想了解更多關于CISP- PTE認證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